[发明专利]一种低缩率涤棉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98029.1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2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尹鹏鹏;刘衍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迅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6C27/00;D06C15/00;D06C7/02;D06C2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孙宝绿 |
地址: | 261057 山东省潍坊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缩率 涤棉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缩水率的涤棉纤维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将棉纤维、普通涤纶纤维、低熔点涤纶纤维、超细涤纶纤维和双抗涤纶纤维按配方中的比例采用紧密纺纺纱方式纺纱得到混纺纱线,再进行织造、染色和后整理,即得到成品面料制品。低熔点涤纶纤维经过轧光整理处理后将纤维粘结在一起,阻止了面料缩水,超细涤纶纤维和双抗涤纶纤维通过合适的配比改善了面料的手感和抗起球性能。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选用功能性涤纶纤维组成合适比例的混纺材料结合适合的制备方法使得涤棉面料保持原有风格的同时获得手感柔软、缩水率小和抗起毛起球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缩水率涤棉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面料的缩水率是指织物按规定的洗涤方法洗涤前后径向或纬向的长度差占洗涤前长度的百分率。棉纤维含有大量的羟基极性基团能结合大量的水;由于水的作用,棉纤维的直径变大,面料发生收缩。在纺纱织造染整过程中,纱线会受到极大的张力,这些张力在纱线织成面料后会形成应力而积聚在面料中,面料在洗涤过程中会发生应力松弛,也会导致面料的缩水。
目前现有的床品主要是以涤棉面料为主,涤棉面料床品所具有的易洗、快干和不易皱折的优良特性已被人们普遍认知,但现有的涤棉面料床品普遍存在多次洗涤后缩水率大的缺点,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多年实践中,对涤棉面料的制备方法进行了长期研究总结,优选出一种低缩水率涤棉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缩率涤棉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实现以下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一种低缩水率的涤棉面料制品及其制备方法,能够保持涤棉面料制品本身优点的同时降低其缩水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缩水率涤棉面料,所述低缩水率涤棉面料,是由棉纤维、普通涤纶纤维、低熔点涤纶纤维、超细涤纶纤维和双抗涤纶纤维混纺得到的。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低缩水率涤棉面料,是由下列重量比例的原料混纺得到:棉纤维40-50 %、普通涤纶纤维20-30%、低熔点涤纶纤维10-20 %、超细涤纶纤维5-10%、双抗涤纶纤维5-10%。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低缩水率涤棉面料,是由下列重量比例的原料混纺得到:棉纤维50 %、普通涤纶纤维30%、低熔点涤纶纤维10 %、超细涤纶纤维5%、双抗涤纶纤维5%。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低缩水率涤棉面料,断裂强力为221N,径向收缩率为2.1-2.9%,纬向收缩率为1.2-1.7%。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低缩水率涤棉面料,缩水率为7.5%,悬垂系数为27%,抗起毛起球等级为3.5。
一种低缩水率涤棉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缩水率涤棉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紧密纺纺纱、后整理、定型。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整理,包括轧光整理;
所述轧光整理,轧光机滚筒温度160~180℃,压力为 120-150吨,速度30-50米/分钟。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整理,将染色后的面料在柔软剂中浸渍20-30分钟后焙烘,使面料含水量在10%-15%。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紧密纺纺纱,将棉纤维、普通涤纶纤维、低熔点涤纶纤维、超细涤纶纤维和双抗涤纶纤维按配方中的比例采用紧密纺纺纱方式纺纱得到混纺纱线,再进行织造、染色和后整理,即得到成品面料制品。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型,升温至180-200℃,定型时间30-50S,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迅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潍坊迅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80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蛋白酸有机液转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多镜头口腔观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