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抽汽供热机组快速响应负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3921.0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5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侯益铭;王晋权;林树彪;孔凡荣;李俊;李丽锋;蔡新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格盟安全生产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11/02 | 分类号: | F01K11/02;F01K13/00;F01K13/02;F01D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申绍中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汽供热机组 负荷系统 负荷响应 快速响应 优化运行技术 火力发电 变化调整 采暖供热 电力辅助 发电负荷 负荷指令 供热机组 协调控制 抽汽量 服务 | ||
本发明涉及火力发电供热机组优化运行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抽汽供热机组快速响应负荷系统,在原来炉跟随协调控制方式基础上,增加了抽汽量变化调整发电负荷功能,既能满足AGC负荷指令变化要求,又不影响采暖供热,提高了抽汽供热机组的负荷响应性,大幅度提升抽汽供热机组的负荷响应速率,提高抽汽供热机组的灵活性,对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化十分有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力发电供热机组优化运行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抽汽供热机组快速响应负荷系统。
背景技术
抽汽供热机组是指从汽轮机局部抽汽引出用于加热热网循环水对城市进行集中供热,以300MW级抽汽式供热机组为例将一部分中压缸排汽引出至热网加热器,由于中压缸排汽的引出,进入低压缸做功发电的蒸汽量减少,会造成采暖供热期间,抽汽供热机组发电负荷相应减少、抽汽供热机组变负荷响应性能差,严重影响供热电厂的电网AGC、ACE调节性能指标,从而造成供热电厂电力辅助服务发生考核费用。现有抽汽供热机组供热抽汽期间,是通过关小中低压连通管蝶阀来将中压缸排汽引出,通过供热抽汽管道、供热抽汽调整阀引接至热网加热器,以300MW汽轮机供热机组为例,由于中低压连通管管径较大(DN1400mm),中低压连通管蝶阀采用液压控制,抽汽供热运行期间,中低压连通管蝶阀一般处于节流状态,连通管蝶阀口径较大,调整精度差,若调整频繁容易造成连通管蝶阀全关,从而发生中压缸排汽压力超限或中压缸排汽温度超限,对汽轮机安全运行有很大影响,因此现场实际运行过程中,抽汽供热机组连通管蝶阀一般采用手动控制,运行中维持一定开度,且其具体开度受机组供热抽汽量大小影响,运行人员通过供热抽汽调整阀来调整供热抽汽压力,来保证热网加热器供水温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抽汽供热机组快速响应负荷系统,解决现有抽汽供热汽轮机供热工况运行时,汽机调门对负荷的响应性能差,ACE方式下主蒸汽压力、燃料量、环保指标等参数波动幅度超限,汽轮机调门摆动幅度大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抽汽供热机组快速响应负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轮机高中压缸、汽轮机低压缸、发电机、热网加热器和凝汽器,所述汽轮机高中压缸通过中低压连通管与汽轮机低压缸连通,所述中低压连通管上设置有中低压连通管蝶阀;所述汽轮机高中压缸的排汽通过供热抽汽调整阀进入热网加热器,所述供热抽汽调整阀前设置旁路蒸汽管道,所述旁路蒸汽管道出口连通中低压连通管,所述旁路蒸汽管道上设置有旁路进汽调整阀;所述汽轮机低压缸通过对轮与发电机连接,汽轮机低压缸排汽进入凝汽器。
所述中低压连通管与旁路蒸汽管道并联进入汽轮机低压缸。
所述旁路进汽调整阀采用液动控制方式,液压油由汽轮机抗燃油系统提供。
所述中压低连通管蝶阀用于控制中压缸排汽压力和低压缸进汽压力在安全运行范围之内。
所述旁路进汽调整阀通过开度变化,改变进入低压缸的蒸汽流量,从而改变低压缸的做功出力,进而改变发电机实际负荷。
所述旁路进汽调整阀开度通过自动发电量控制AGC负荷指令与实际发电机负荷的偏差控制。
通过设定旁路蒸汽调整阀的通流量即旁路蒸汽管道,控制旁路调整阀开度变化造成低压缸进汽量的变化,达到对负荷变化影响的限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抽汽供热机组快速响应负荷系统,在原来炉跟随协调控制方式基础上,增加了抽汽量变化调整发电负荷功能,既能满足AGC负荷指令变化要求,又不影响采暖供热,提高了抽汽供热机组的负荷响应性,大幅度提升抽汽供热机组的负荷响应速率,提高抽汽供热机组的灵活性,对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化十分有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提供的一种抽汽供热机组快速响应负荷系统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格盟安全生产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格盟安全生产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39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汽轮机轴承箱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热量综合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