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靶式流量计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92748.2 | 申请日: | 201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6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胡旭东;林富赟;吴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雷沃流体控制科技(芜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28 | 分类号: | G01F1/28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郑直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头 导流块 检测杆 内固定圈 表盘 靶式流量计 外固定圈 分水刃 缓冲圈 稳压块 靶板 缠绕 仪器仪表领域 管路截面 过程检测 缓冲空间 丝状杂物 圆心位置 检测 流体 背面 填补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仪器仪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靶式流量计,包括表盘和检测头,所述表盘与检测头之间连接有检测杆,所述检测头安装于管路截面圆心位置,所述检测头包括内固定圈和外固定圈,所述内固定圈一侧设有导流块,且内固定圈另一侧设有稳压块,所述导流块外侧设有靶板,所述外固定圈顶部设有与检测杆固定连接的缓冲圈,所述缓冲圈顶部设有分水刃。通过弧形的导流块减少检测过程检测头受到的磨冲击损,同时设于导流块中间位置的靶板保证了检测效果,稳压块则填补了检测头背面空间,使流体经过检测头使更加平稳,分水刃能够保护检测杆,减少丝状杂物等对检测杆的缠绕,当遇到无法避免的缠绕时则提供了缓冲空间,避免缠紧,便于清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仪器仪表领域,具体为一种靶式流量计。
背景技术
靶式流量计于六十年代开始应用于工业流量测量,主要用于解决高粘度、低雷诺数流体的流量测量,先后经历了气动表和电动表两大发展阶段,SBL系列智能靶式流量计是在原有应变片式(电容式)靶式流量计测量原理的基础上,采用了最新型力感应式传感器作为测量和敏感传递元件,同时利用了现代数字智能处理技术而研制的一种新式流量计量仪表。
现有的靶式流量计通常为靶板插入式,将靶板固定于需要测定流量的管理中,直接接触流体的冲击,然而靶板的长时间使用难免造成杆件和把头定一系列结构的承压损耗,近年来有很多保护靶板的方案,如添加保护罩,添置防护圈等,但靶板接触流体后受到的冲击力仅需测得流量数据,其余部分应使用导流装置转移减小磨损,导流后在靶板内面可能因空间空余而形成负压区,影响局部流体流向,从而干扰数据测定,此外靶式流量计用于管道中时,若流体不纯净,丝状带状或其他杂物可能会缠绕于检测杆表面,使流量计出现故障,通常取出清理时,缠绕类杂物较难清理,可能会误碰损毁结构零件。这些都是新型的靶式流量计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靶式流量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所述靶式流量计使用寿命较长,稳定性高,准确度较佳,且便于清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靶式流量计,包括表盘和检测头,所述表盘与检测头之间连接有检测杆,所述检测头安装于管路截面圆心位置,所述检测头包括内固定圈和外固定圈,
所述内固定圈一侧设有导流块,且内固定圈另一侧设有稳压块,所述导流块外侧设有靶板,所述内固定圈内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靶板与压力传感器之间固定有压杆,
所述外固定圈环绕于内固定圈外侧,且内固定圈与外固定圈通过检测杆固定连接,所述外固定圈顶部设有与检测杆固定连接的缓冲圈,所述缓冲圈顶部设有分水刃。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顶部固定有线路管。
进一步的,所述表盘底部设有安装杆,且安装杆与管路通过安装杆外侧的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表盘内部安装有变送器和显示屏。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杆外侧安装有防水板,且所述防水板边缘与管路顶部的接口边缘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顶部设有加固板,所述加固板与安装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弧形的导流块减少检测过程检测头受到的磨冲击损,同时设于导流块中间位置的靶板保证了检测效果,稳压块则填补了检测头背面空间,使流体经过检测头使更加平稳,避免流体在检测头背面形成负压区,分水刃能够保护检测杆,减少丝状杂物等对检测杆的缠绕,当遇到无法避免的缠绕时则提供了缓冲空间,避免缠紧,便于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检测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靶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分水刃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雷沃流体控制科技(芜湖)有限公司,未经普雷沃流体控制科技(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927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