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塑模具滑块联动内抽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89876.1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3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魏军辉;赵志超;胡向荣;林发标;谢青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跃飞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海燕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导杆 抽块 滑块 注塑模具 联动 限位凸起部 弹性元件 固定端 塑件 弧形凹陷部 导向通孔 组件包括 美观度 限位孔 自由端 穿设 顶出 圆角 自由 匹配 开口 压缩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注塑模具滑块联动内抽机构,包括至少一组内抽组件,内抽组件包括内抽块和用于带动内抽块移动的至少一个内抽单元,内抽单元包括引导杆、弹性元件和碰撞块;内抽块外表面的周向边沿设置有与塑件开口上的圆角匹配的弧形凹陷部,引导杆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固定端与内抽块固定连接,引导杆自由穿设于导向通孔内,引导杆上设有一限位凸起部,弹性元件套设于引导杆上并被限位凸起部压缩于限位孔内,碰撞块用于固定连接于靠近自由端的滑块上。该注塑模具滑块联动内抽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实现塑件顺利顶出的情况下,不破坏产品的美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滑块联动内抽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技术目前已经广泛使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而塑料产品的质量好坏和性能高低与注塑模具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对于内部有开口或开孔的塑件产品,最早的产品内部开口上一般没有圆角设计,直接利用滑块即可实现注塑模具的合模和开模;而随着消费者对产品的外观及使用要求要求越来越高,注塑产品的内部开口一般均设计有圆角,使产品更美观、无利角、手感佳;如图7~8所示,塑件产品开口外围的内侧壁向外凸出形成圆角R,当塑件往Z向顶出时,圆角R处与动模分型面P面相撞无法顶出,则此圆角就形成倒扣无法顶出,一般使用内抽机构使塑件产品顶出时避免倒扣圆角R与动模分型面P处相撞,即通过内抽机构运动使P面往内侧移动留出空间从而塑件顶出时倒扣圆角不发生干涉,现有的塑件产品内侧圆角内抽机构的解决的方法是:使用斜顶块顶出制件,但是这种方式会使得产品内侧产生夹线,影响美观度;还有的利用油缸带动斜抽芯等结构,若产品内侧空间不够,则油缸内抽结构无法实施,在空间足够的情况下,油缸带动斜抽芯机构,结构复杂,加工困难,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注塑模具滑块联动内抽机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实现塑件顺利顶出的情况下,不破坏产品的美观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滑块联动内抽机构,包括至少一组内抽组件,所述内抽组件包括内抽块和用于带动所述内抽块移动的至少一个内抽单元,所述内抽单元包括引导杆、弹性元件和碰撞块;
注塑模具的动模侧壁上对应于塑件开口处开设有一用于嵌置所述内抽块的容置槽,注塑模具的动模内开设有同轴设置的导向通孔和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导向通孔的内径;
所述内抽块外表面的周向边沿设置有与塑件开口上的圆角匹配的弧形凹陷部,所述引导杆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内抽块固定连接,所述引导杆自由穿设于所述导向通孔内,所述引导杆上设有一限位凸起部,所述弹性元件套设于所述引导杆上并被所述限位凸起部压缩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碰撞块用于固定连接于靠近所述自由端的滑块上;合模时,靠近所述自由端的滑块压向动模使所述碰撞块碰撞所述自由端,所述引导杆在所述导向孔内轴向移动推动所述内抽块压紧于靠近所述固定端的滑块上并使所述内抽块的底面与所述容置槽的内底面之间形成预定间距;开模时,靠近所述自由端的滑块远离动模使所述碰撞块与所述引导杆分离,所述引导杆受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带动所述内抽块脱离靠近所述固定端的滑块,使所述内抽块的底面压紧于所述容置槽的内底面上并使所述内抽块缩回于所述容置槽内。
优选的,待注塑件的侧壁上具有两个开口分别为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注塑模具滑块联动内抽机构包括两组内抽组件,两组所述内抽组件分别为第一内抽组件和第二内抽组件;所述第一内抽组件的内抽块和内抽单元分别为第一内抽块和第一内抽单元,所述第一内抽单元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内抽块移动,所述第一内抽单元的所述引导杆、弹性元件和碰撞块分别为第一引导杆、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一碰撞块;所述第二内抽组件的内抽块和内抽单元分别为第二内抽块和第二内抽单元,所述第二内抽单元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内抽块移动,所述第二内抽单元的所述引导杆、弹性元件和碰撞块分别为第二引导杆、第二弹性元件和第二碰撞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跃飞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跃飞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98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