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器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84981.6 | 申请日: | 2018-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9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钟浩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浩胜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C03C8/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 |
地址: | 524500 广东省湛江市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器皿 釉层 制备 功能原料 人体保健 制备工艺 弱碱性 坯体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器皿,其包括坯体与设于坯体表面的釉层;所述釉层中含有0.1‑15份的雷公墨。同时,本发明还公布了上述陶瓷器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陶瓷器皿,以雷公墨为主要功能原料,能够有效提升水的pH,将酸性/中性的水变为弱碱性;可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人体保健。同时,本发明产品的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陶瓷器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常用的陶瓷器皿,一般都功能简单。如生活中常用的水杯,其功能多仅限于饮水,部分杯子可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然而,人们在使用饮水过程中,由于饮用水的质量无法完全保证,因此就需求对一般饮用水进行一定程度的净化或消毒等操作;因此需要对水杯的功能进行丰富化。同样的,常用的陶瓷类器皿,如陶瓷锅等也存在着这种功能性的需求。
雷公墨是我国广东雷琼地区人民对当地一种散布状产出的黑色玻璃质岩石的俗称,对雷公墨的记载最早见于我国唐朝刘询所著《玄岭表录异》一书。言“雷州骤雨后,人于野中得髯石,谓之雷公墨”。雷公墨实质上是一类非火山成因的天然硅酸盐玻璃质,通常呈墨黑色、漆黑色,有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我国雷公墨多集中于海南与雷州半岛,一般其氧化硅含量较高,可达到70份甚至以上。学者研究认为,雷公墨是巨大陨石在于地球撞击后,与地球砂岩熔合,并在高空冷却后形成的玻璃状物质。雷公墨之中含有了大量的来自陨石的微量元素,因此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在《本草纲目》记载:雷公墨有安神定志,治惊邪之疾的作用。目前对于雷公墨应用在其他领域的报道还相对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陶瓷器皿,其能够使水快速变为弱碱性。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陶瓷器皿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陶瓷器皿,包括坯体与设于坯体表面的釉层;所述釉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基料50-95份;雷公墨0.1-15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釉层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岭土5-30份,钾长石25-35份,石英15-30份,氧化锌5-15份,磷灰石5-20份,滑石5-20份,锆英石5-15份;雷公墨1-10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基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岭土10-20份,钾长石30-35份,石英15-20份,氧化锌10-15份,磷灰石10-15份,滑石10-15份,锆英石10-15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基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高岭土15-20份,钾长石30-35份,石英20-25份,氧化锌10-15份,磷灰石10-15份,滑石10-15份,碳酸钡1-5份,锆英石10-15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制备基料的原料中还包括添加剂,所述添加剂为三聚磷酸钠或/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其加入重量份为0.1-0.5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制备基料的原料中还包括色料,所述色料为氧化钴、氧化铬、氧化铁、氧化锰中的一种或组合。
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陶瓷器皿制备方法,其包括:
(1)制备陶瓷器皿坯体;
(2)在基料中加入水后粉磨至325目筛筛余≤5%,得到浆料;
(3)在所述浆料中加入雷公墨并混合均匀后得到釉浆;
(4)将所述釉浆均匀的涂覆在陶瓷器皿坯体表面;
(5)将步骤(4)得到的陶瓷器皿坯体烧成,得到陶瓷器皿成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3)中,所述雷公墨的粒度为100-16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浩胜,未经钟浩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49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