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网络的远程控制智能机器人的开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83435.0 | 申请日: | 201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8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重;张金清;付宪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理服务器 机器人 管理系统 控制端 智能机器人 远程控制 账户登录 跨网络 登录 控制请求 跳转 列举 反馈 开发 账户 网络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网络的远程控制智能机器人的开发方法,包括控制端、机器人端和管理服务器;所述控制端通过登录账户登录管理服务器;所述机器人端通过DMZ实时中转管理服务器,进行网络跳转并向管理服务器进行签到;所述管理服务器设有管理系统,通过管理系统完成对机器人端及控制端登录账户的管理;进行控制操作时,机器人在启动后,向管理服务器进行签到;操作人员通过账户登录管理系统;管理服务器列举出签到的机器人列表,进行机器人的选择与控制,并发起控制;机器人端收到控制请求后进行处理并反馈给管理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网络的远程控制智能机器人的开发方法,应用于智能交互机器人产品上。
背景技术
智能机器人,在某种特定情况下,需要人工介入控制,传统的方法只能在同一网络环境下,由固定的一人进行控制;当需要对机器人进行控制时,控制端需要和机器人端处在同一个物理网络环境下,这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合适的;而且传统方法,只能是一人对应一台机器人设备,此种情况是对人力的极大浪费,现有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控制,但仅限在同一网络环境中,而且对于多位控制人员及多台机器人设备,并无有效统一的管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跨网络的远程控制智能机器人的开发方法,解决了跨网络远程对机器人的控制,实现控制端灵活选择被控制机器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跨网络的远程控制智能机器人的开发方法,包括控制端、机器人端和管理服务器;所述控制端通过登录账户登录管理服务器;所述机器人端通过DMZ实时中转管理服务器,进行网络跳转并向管理服务器进行签到;所述管理服务器设有管理系统,通过管理系统完成对机器人端及控制端登录账户的管理;进行控制操作时,机器人在启动后,向管理服务器进行签到;操作人员通过账户登录管理系统;管理服务器列举出签到的机器人列表,进行机器人的选择与控制,并发起控制;机器人端收到控制请求后进行处理并反馈给管理服务器。
优选的,还包括音视频服务器;所述音视频服务器用来支持控制端与机器人端的音视频通信。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跨网络的远程控制智能机器人的开发方法,通过跨网络通信技术,解决了跨网络远程对机器人的控制,并通过引入控制账户及机器人签到账户的方式,实现控制端灵活选择被控制机器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来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跨网络的远程控制智能机器人的开发方法,包括控制端、机器人端和管理服务器;所述控制端通过登录账户登录管理服务器;所述机器人端通过DMZ实时中转管理服务器,进行网络跳转并向管理服务器进行签到;所述管理服务器设有管理系统,通过管理系统完成对机器人端及控制端登录账户的管理;进行控制操作时,机器人在启动后,向管理服务器进行签到;操作人员通过账户登录管理系统;管理服务器列举出签到的机器人列表,进行机器人的选择与控制,并发起控制;机器人端收到控制请求后进行处理并反馈给管理服务器。
为了更好的进行人机交互,还包括音视频服务器;所述音视频服务器用来支持控制端与机器人端的音视频通信。
具体进行操作时,(1)机器人签登录系统:1、机器人在启动后,向管理服务器进行签到;2、机器人端应用程序启动后,会根据配置文件,向管理服务器发送签到请求;3、管理服务器接收到签到请求后,会根据规则进行审核;4、当审核通过或不通过后,都会将结果反馈给机器人端应用;5、机器人端应用接收到签到结果后,会进行判断;6、如果审核不通过,则会根据具体的原因来做处理;7、签到结束后,即可进行后续正常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软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834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