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焦化厂脱硫脱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978455.9 | 申请日: | 2018-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8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宇;田波;赵永乐;张舒婷;李超;李涛;张永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0K1/12 | 分类号: | C10K1/12;C10K1/34;C01C1/245 |
| 代理公司: | 太原倍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1 | 代理人: | 戎文华 |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化厂 脱硫 方法 | ||
一种焦化厂脱硫脱氨方法,所述方法是以剩余氨水中的氨为碱源,以PDS为催化剂,通过第一脱硫塔和第二脱硫塔脱除焦炉煤气中的H2S和HCN等酸性组分,并吸收焦炉煤气中大部分氨,脱硫煤气再经预热器预热进入高温脱氨塔脱氨,氧化再生塔将来自第一脱硫塔和第二脱硫塔脱硫富液中的硫氰酸铵、硫化氢铵等酸性铵盐在空气中氧气的氧化下转化为硫单质,同时将催化剂再生,硫单质随脱硫液进入氧化塔在双氧水的作用下被氧化为SO42‑,在提盐塔中最终得到硫铵产品。该方法工艺简单,脱硫脱氨效率高,绿色环保,无脱硫废液与硫膏的产生,同时生成高质量的硫铵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硫脱氨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焦化厂焦炉煤气脱硫脱氨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在焦化厂生产过程中,焦炉煤气中含有H2S、HCN、NH3等气体,H2S和HCN都属于有毒气体,不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燃烧产物SO2、NOx随烟气排放将造成大气污染,焦炉煤气作为合成气时,H2S和HCN还会引起催化剂中毒。NH3对设备腐蚀严重,当作为燃料燃烧时,能够加速催化生成胶质物,从而堵塞烧嘴,因此焦炉煤气在使用前,必须去除这些气体。目前,我国脱除这些气体的主流工艺是PDS脱硫和饱和器的工艺方法。
PDS法焦炉煤气脱硫工艺是我国焦化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自主研制开发的湿式氧化法脱硫工艺,该脱硫工艺以焦炉煤气自身含有的氨为碱源,以PDS为催化剂,即由对苯二酚、双核钛氰钴磺酸盐及硫酸亚铁组成的醌钴铁类复合型催化剂,对焦炉煤气进行脱硫脱氰,脱硫后富液在PDS催化剂的作用下,用空气进行氧化再生,煤气中的H2S最终在脱硫液中被转化成单质硫,硫单质从脱硫液中分出,得到硫膏产品。PDS脱硫技术由于设备简单、操作稳定、脱硫效率高、流程短、一次性投资少和运行成本低的特点,在许多焦化企业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是PDS法焦炉煤气脱硫工艺在生产运行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脱硫过程中会生成硫代硫酸铵和硫氰酸铵等副盐,产生了大量危害极大的污染物焦化脱硫废液;二是硫膏产品收率低,一般仅为50%-60%,主要随外排脱硫废液损失、质量差,通常含有焦油、萘等杂质,市场销售困难,硫膏资源难以回收利用。
饱和器脱氨采用硫酸吸收法脱氨,生产硫铵的工艺所用的原料为硫酸,按使用的饱和器的结构形式不同,分为浸没式,也称鼓泡式,饱和器法及喷淋式饱和器法两种,浸没式饱和器法硫铵生产工艺煤气系统阻力大,鼓风机能耗高,硫铵结晶颗粒小,现已基本被喷淋式饱和器所取代,从脱硫装置来的煤气在煤气加热器中被蒸汽间接加热到60-70℃,进入喷淋饱和器的上段,在饱和器环室内煤气被含有游离酸的循环母液喷淋以脱除煤气中的NH3,再利用母液循环泵对煤气喷淋进一步脱除煤气中的NH3,然后脱硫脱氨煤气由饱和器中央出口管离开;喷淋饱和器法硫铵生产工艺集吸收、除雾、结晶于一体,具有流程简捷,操作方便,煤气系统阻力小的显著优点;但由于吸收及结晶操作在同一个设备内完成,操作条件不能分别控制,对结晶操作仍有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焦化厂脱硫脱氨方法,将脱硫工艺与脱氨工艺联合进行,解决脱硫废液和硫膏的问题,同时生成高质量的硫铵,为焦化企业脱硫脱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实现本发明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84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工艺
- 下一篇:一种混合汽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