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速大功率船用发动机正时链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6574.0 | 申请日: | 2018-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7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金玉谟;李存志;刘毅;姜德鹏;王魁;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征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G13/06 | 分类号: | F16G13/06;F16G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朱昀 |
地址: | 26670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速 大功率 发动机 正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速大功率船用发动机正时链,包括内链板与套筒过盈配合且套筒与滚子间隙配合形成的内链节、外链板与销轴过盈配合形成的外链节,内链节、外链节通过销轴与套筒的间隙配合,相互交错互嵌组成整链。所述内链节中,链板一侧设有啮合圆角,能够避免链条与链轮产生的磨损和冲击,套筒实行锥形结构设计并装配后珩磨工艺,解决了过盈配合产生的径缩对链条耐磨性能的影响。链条采用八角铆接方式,链条装配初期以10‑20节为基准进行链长检测,并且基准链段以两侧链长至中间逐渐变短的形式进行整链连接,提高了大规格链条在低速重载工况下的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链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速大功率船用发动机正时链。
背景技术
目前,链传动系统在发动机正时传动中得到了极其广泛应用,特别体现在低速大功率的船用发动机上。区别于一般链条,船用发动机正时链条的可靠性,疲劳性能、耐磨性能等要求更高。
大规格链条由于在材料、热处理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应改善,疲劳性能一般能够满足需要,但耐磨性能还远达不到国外先进水平。究其主要原因,根本在于未考虑套筒过盈配合产生的径缩对销轴,乃至整链的影响,仅仅通过提高套筒或销轴的硬度的方式进行改善,效果并不理想。链条实际运转过程中,常规线接触的轴套摩擦转化为呈腰鼓形的套筒与销轴之间进行摩擦,加剧了零件相互磨损,致使链条伸长超出范围而失效。此外,链条与链轮啮合过程中,由于负载波动变化,内链板与链轮齿面可能造成干涉,致使链轮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影响正常啮合。因此,常规链条设计方法或工艺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船用发动机正时链条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低速大功率船用发动机正时链,进行套筒锥形设计,能够有效避免过盈配合产生的套筒径缩对链条耐磨性能的影响,并合理设计链板啮合圆角,基准节数的链段长度匹配后再进行整链铆接,增强了链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啮合稳定性,提高了链条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低速大功率船用发动机正时链,包括内链板与套筒过盈配合且套筒与滚子间隙配合形成的内链节、外链板与销轴过盈配合形成的外链节,销轴穿过套筒实现内链节与外链节交错互嵌,整链由多段固定节数的链段进行链长匹配后再进行铆接。
内链板一侧设有啮合圆角,内链板啮合圆角半径R、链板外侧圆弧直径D1与滚子外径D2满足关系:R=(70%-95%)×(D1-D2),内链板啮合圆角高度为链板厚度的20%-40%,能够避免啮合过程中链条与链轮之间的相互磨损。
套筒采用两端锥形结构设计,锥形区域长度L与套筒高度H满足关系:L=(20%-35%)×H。锥形结构中锥顶角度为0.1°-0.5°。内链节装配时套筒的锥形设计能够便于控制套筒内径径缩部位与未径缩部位的尺寸范围,将珩磨余量控制在0.02mm-0.1mm之内。经过珩磨工序,套筒内壁圆柱度能够达到0.02mm,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常规链条由于套筒径缩致使轴套局部磨损,链条初期伸长率过大的问题。
链条采用八角铆接方式,利于链板与销轴的过盈量沿圆周方向分布均匀,在保证压出力的同时,有效避免应力集中。
链条装配初期以10-20节为基准进行链长检测,基准链段以两侧链长至中间逐渐变短的形式进行整链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保证珩磨余量的前提下,套筒锥形设计,装配后珩磨的工艺,消除了常规链条套筒径缩对链条耐磨性能的影响,并引入大规格的链长匹配方案,不仅便于实际生产检测,更增强了链系统的啮合稳定性,从整体上提高了低速大功率船用发动机正时链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低速大功率船用发动机正时链装配图的主视图
图2是一种低速大功率船用发动机正时链内链节装配图的俯视图
图3是一种低速大功率船用发动机正时链内链节装配图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征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征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65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开口的绳套
- 下一篇:一种绕包机的绕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