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高压受端电网调峰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3677.1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8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梁纪峰;胡文平;丁斌;胡雪凯;饶群;李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8 | 分类号: | H02J3/28;H02J3/46;H02J3/1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05001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网调峰 特高压 可调 充放电功率 特高压输电 用户侧终端 储能装置 负荷功率 机组出力 蓄能电站 电网安全稳定 出力水平 电网调度 可靠供电 输电功率 削峰填谷 电网 变化量 输电 机组 保证 | ||
本发明适用于电网调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特高压受端电网调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特高压受端电网的网内统调负荷;若网内统调负荷处于网内可调机组出力区间,则调整网内可调机组的出力水平;若网内统调负荷不处于网内可调机组出力区间,则调节蓄能电站的功率;若蓄能电站的功率无法满足第一电网调峰条件,则调节特高压输电通道的输电功率;若特高压输电通道的输电变化量无法满足第二电网调峰条件,则调节储能装置的充放电功率;若储能装置的充放电功率无法满足第三电网调峰条件,则调节用户侧终端的负荷功率,以使用户侧终端的负荷功率满足第四电网调峰条件。本发明能够实现电网的削峰填谷,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网调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高压受端电网调峰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特高压电网和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特高压受端电网面临着同时消纳远方清洁电力和全额消纳本地新能源电力的双重压力。在北方地区,冬季更是面临着火电供热机组比例高、调峰深度受限,水电、天然气发电等调峰电源严重不足的多重约束,另外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下的以热定电更是严重限制了电网调峰的手段。尤其是冬季节假日期间,工业生产负荷明显减少,电网基础负荷小,白天光伏大出力,夜间低谷期间风电大出力,由于电网负荷处于较低水平,很难保证光伏和风电电力全额消纳,而且随着2017年以来并入配电网的分布式光伏的爆发式增长,电网日间负荷被分布式光伏平衡,电网日间低谷负荷进一步降低,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大型风电面临着电力无法全额消纳的风险。特高压交、直流工程的投运,更是加剧了特高压受端电网调峰的难度,甚至将要面临弃风弃光的风险。
电网调峰主要分为负荷高峰时的削峰和负荷低谷时段的填谷操作。在一个自然日中,电网负荷峰谷点主要分为中午前后的早高峰负荷、晚餐前后的晚高峰负荷、凌晨时分的夜间低谷负荷和下午时段的日间低谷负荷四种典型峰、谷负荷。光伏电站和风电的大量并网,由于其接入电网的方式和受日照和风速的影响,也间接影响了电网负荷的峰谷分布特征。分布式光伏主要接入配电网,大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在白天直接平衡掉了近区负荷,降低了白天的负荷水平,尤其是午后时段光伏大发,而在多个地区午后时段也是电网传统的日间低谷负荷时段,在叠加分布式光伏后,形成明显的负荷低谷,这种现象在节假日期间尤其明显。夜间低谷负荷时段,尤其是冬季供热机组调峰受限,风电大发时反调峰日趋明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特高压受端电网调峰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特高压受端电网调峰困难,电力平衡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特高压受端电网调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特高压受端电网的网内统调负荷;
若网内统调负荷处于特高压受端电网的网内可调机组出力区间,则发送第一控制命令至网内可调机组,第一控制命令用于指示网内可调机组调整自身出力水平;
若网内统调负荷不处于特高压受端电网的网内可调机组出力区间,则发送第二控制命令至蓄能电站,第二控制命令用于指示蓄能电站调整蓄能电站的功率,以使蓄能电站的功率满足第一电网调峰条件;
若蓄能电站的功率无法满足第一电网调峰条件,则发送第三控制命令至上级调度系统,第三控制命令用于指示上级调度系统调整特高压输电通道的输电功率,以使特高压输电通道的输电变化量满足第二电网调峰条件;
若特高压输电通道的输电变化量无法满足第二电网调峰条件,则发送第四控制命令至储能装置,第四控制命令用于指示储能装置调整充放电功率,以使储能装置的充放电功率满足第三电网调峰条件;
若储能装置的充放电功率无法满足第三电网调峰条件,则发送第五控制命令至用户侧终端,第五控制命令用于指示用户侧终端调整负荷功率,以使用户侧终端的负荷功率满足第四电网调峰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36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