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电晕放电与异常放电的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0073.1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2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龙;庞松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地址: | 5701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发射 脉冲信号 电晕放电 输电线路 异常放电 样本 波形脉冲 行波电流 占空比 电流波形脉冲 放电类型 监测终端 判断结果 基准线 脉冲 构建 采集 监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电晕放电与异常放电的识别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通过监测终端采集声发射波脉冲与行波电流波形脉冲信号;S2、判断行波电流波形脉冲持续时间内是否存在声发射波脉冲信号;S3、当行波电流波形脉冲与声发射波脉冲信号同时存在时,获取若干声发射波脉冲信号,将声发射波脉冲信号样本分为k≥0和k<0两部分;S4、分别在声发射波脉冲信号k≥0和k<0的部分构建基准线;S5、分别计算两部分样本的占空比;S5、判断两部分样本的占空比大小,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放电类型。本发明可使工作人员在线路隐患监测中排除电晕放电波形的干扰问题,正确识别输电线路电晕放电与异常放电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放电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电晕放电与异常放电的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电晕放电是电场强度超过临界值时引起带电导体周围空气发生电离所产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放电现象。近年来,随着输电线路不断地向大容量、高电压的方向发展,正常运行的高压输电线电晕放电也越来越强烈。在电力部门对输电线路异常放电监测与诊断的研究逐步深入后,发现高压输电线路自身的电晕放电产生的波形与树障、漂浮物等线路隐患产生的异常放电波形均存在频率高、幅值小的特点,波形特征极其相似,很难进行有效的区分,因此电晕放电成为输电线路隐患监测过程中很强的干扰因素,给隐患诊断的准确性带来不利的影响。
电力部门针对输电线路的电晕放电和隐患放电的研究是独立进行的,还没有一套综合分析的系统或者相关技术研究出来。目前针对输电线路的电晕放电和隐患放电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没有研究出直接有效的手段来区分两类放电事件,因此在后续输电线路隐患监测的研究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从不同的角度获取可靠的方法辨识输电线路的电晕放电和隐患放电波形。现阶段针对输电线路电晕放电的检测主要是通过声传感器检测电晕放电时的声发射波,声传感器可将线路电晕宽频声信号以电压的形式输出,而线路隐患监测的系统主要由电流传感器采集放电行波电流的方法完成。这两种不同的监测技术无法在输电线路隐患放电监测系统工作时,有效排除高压导线电晕放电的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电晕放电与异常放电的识别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电晕放电与异常放电的识别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通过监测终端采集输电线路一次侧的声发射波脉冲与行波电流波形脉冲信号;
S2、判断行波电流波形脉冲持续时间内是否存在声发射波脉冲信号;
S3、当所述行波电流波形脉冲持续时间内存在声发射波脉冲信号时,分别采样若干完整工频周期时间内的声发射波脉冲波形信号,将声发射波脉冲波形信号样本分为k≥0和k<0两部分;
S4、分别在所述声发射波脉冲波形信号样本k≥0和k<0的部分构建基准线;
S5、分别计算两部分样本绝对值大于基准线绝对值的点的占空比;
S5、判断两部分样本的占空比大小,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放电类型。
优选的,所述监测终端设于输电线路一次侧上,包括声传感器与电流传感器、GPS定位装置,所述声传感器可检测电晕放电时的声发射波脉冲;所述电流传感器可检测行波电流波形脉冲信号;所述GPS定位装置可确定放电时间以及放电地点。
优选的,所采集的声发射波脉冲与行波电流波形脉冲信号样本数量为n=f*t,其中f为声传感器的采样率,t为采集时长,所获得的每个样本值为k。
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判断行波电流放电事件持续时间内是否存在声发射波信号的方法为,根据行波电流波形脉冲信号判断是否有放电事件发生,根据GPS定位装置所提供的时间信息,判断放电事件发生时间段内,是否检测到声发射波脉冲信号,如果不存在,则该放电事件为异常放电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00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