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环保建筑外墙系统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64080.0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4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俞梦璇;梁楠;付晓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D13/18;E03B3/02;A01G9/02;A01G27/00;H02G3/38;H02J7/14;H02J7/35;H02S10/12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杨涛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环保 建筑 外墙 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绿色环保建筑植物外墙系统控制方法,其包括:外墙、通风补水系统(3)、放电系统(7)、雨水收集槽(5)、雨水储藏室(9)和电控系统(10);外墙由内而外依次由墙体(1)、防潮层(2)、轻质混凝土层(4)、保温层(6)和植物层组成;在外墙的保温层(6)的顶部靠外处设置有雨水收集槽(5);在外墙的轻质混凝土层(4)的底部设置有雨水储藏室(9);
在外墙的轻质混凝土层(4)内铺设有通风补水系统(3),通风补水系统(3)包括:风机(3-1)、多孔导电介质(3-2)、通风补水管道(3-3)、锥形凸起(3-4)和接地导线(3-5);在外墙的轻质混凝土层(4)内铺设有放电系统(7),放电系统(7)包括:电缆管(7-1)、电缆(7-2)、锥形挡圈(7-3)、放电针(7-4)、电连接器(7-5)、可调式低功率高压脉冲电源(7-6);
在外墙的最外侧设置有植物层,植物层是由多个植物种植单元(8)构成的矩阵组成,每个植物种植单元(8)包括:植物(8-1)、土壤(8-2)、种植容器(8-3)、多孔挡板(8-4)、储水腔(8-5)、下部通孔(8-6)、上部通孔(8-7)和弹性安装卡子(8-8);
电控系统(10)包括:总控制器(10-1)、蓄电池(10-2)、风力发电机(10-3)、太阳能板(10-4)、环境监测装置(10-5)和水分传感器(10-6);
其特征在于:在下雨时雨水收集槽(5)将收集的雨水经过通风补水管道(3-3)储存在雨水储藏室(9)中,通过通风补水管道(3-3)中的多孔导电介质(3-2)中介质的毛细和虹吸作用以及植物(8-1)和土壤(8-2)的蒸腾作用为植物(8-1)补水;通过安装在土壤(8-2)中的水分传感器(10-6)采集土壤水分含量数据,并将其传输给总控制器(10-1);当水分含量过高影响到了植物(8-1)的根部的呼吸作用时,开启充氧模式,启动风机(3-1)正转向通风补水管道(3-3)内鼓风,促使水分排出土壤,提高土壤含氧量;当水分含量过低影响到了植物(8-1)的光合作用时,开启补水模式,启动风机(3-1)反转从通风补水管道(3-3)向外抽风,降低管内气压,辅助通风补水管道(3-3)向植物(8-1)补水;水分含量阈值可根据种植不同种类植物进行相应的设置调整;
总控制器(10-1)通过环境监测装置(10-5)检测建筑周围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当环境污染物浓度超标时,启动空气净化模式,总控制器(10-1)控制可调式低功率高压脉冲电源(7-6)产生-1500~-3000V,0.5~50HZ的高压脉冲电流,通过电缆(7-2)将该高压脉冲电流传输到放电针(7-4)上,放电针(7-4)靠近植物8-1根部位置,同时多孔导电介质(3-2)通过最下端开口连接接地导线(3-5),放电针(7-4)和延伸出的多孔导电介质(3-2)构成的锥形凸起(3-4)之间构成了放电回路,对植物(8-1)的根系产生电刺激,促使植物产生浓度数倍于刺激之前的负离子,可以降解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使污染物颗粒加速凝并和沉降,杀死微生物,同时可以使植物叶片上产生一定强度的负电场,也可以用于吸附污染物;当环境污染物浓度未超标时,启动刺激植物生长模式,总控制器(10-1)控制可调式低功率高压脉冲电源(7-6)产生-2000~-6000V,0.5HZ的高压脉冲电流,采用该模式的电流可以用于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根系的发育达到刺激植物生长的目的;
多孔导电介质(3-2),其可以由碳纤维管束、活性炭、碳纳米管或石墨烯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环保建筑植物外墙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总控制器(10-1)检测到蓄电池电量小于10%时关闭或者不启动刺激植物生长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40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