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热不燃烧卷烟滤棒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3715.5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6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苏加坤;蔡继宝;邓宇;徐达;谭明杰;洪玮;朱春晖;郭磊;罗娟敏;张晓旭;倪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D1/04 | 分类号: | A24D1/04;A24D3/04;A24D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烟滤棒 类圆柱体 嘴棒 加热 燃烧 抽吸品质 卷烟加工 卷烟烟气 向内凹陷 包裹纸 卷烟纸 透气孔 烟草段 取放 烟气 吸食 外部 制造 | ||
一种加热不燃烧卷烟滤棒,涉及卷烟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包括烟草段、嘴棒段与卷烟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嘴棒段包含口触部分和至少一个降温部分,所述降温部分内部结构为中间向内凹陷的类圆柱体,在类圆柱体的外部包裹纸上开有透气孔。本方案有效降低了烟气温度,便于吸食的同时提升了卷烟烟气浓度及抽吸品质,此外还增加了手持卷烟滤棒的摩擦力,便于取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烟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热不燃烧卷烟滤棒。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控烟形势和烟民健康意识的提升,传统意义上的卷烟由于燃烧温度高,在燃烧过程中会裂解释放大量有害物质,因而其发展受到了极大限制,烟草行业依赖传统卷烟获利增长的空间逐步减小。
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是最能体现烟草本味且对身体危害较小的产品,其通过电子设备对烟草加热,烟草不参与燃烧,加热时温度在250-300℃之间,最高不超过350℃,而传统卷烟燃烧温度可达800℃,因而其可减少高温燃烧裂解产生的有害化学成分和生物毒性,其所释放的有害物质是传统卷烟的10%左右。它在抽吸间歇时烟丝处于非加热状态,因此侧流烟气和环境烟气也得以大幅降低。
由于加热不燃烧卷烟长度受限,就造成在取放滤棒过程中不好握持,且烟气流通的路程较传统卷烟就短很多,在抽吸时往往烟气温度很难降下来,因而降低烟气温度就成为了加热不燃烧卷烟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不燃烧卷烟滤棒,该加热不燃烧卷烟滤棒可以直接用手区分滤棒的两端,在有效降低了烟气温度的同时增加了滤棒握持摩擦,并提升卷烟的抽吸品质。
一种加热不燃烧卷烟滤棒,包括烟草段、嘴棒段与卷烟纸,其特征在于,所述嘴棒段包含口触部分和至少一个降温部分,所述降温部分内部结构为中间向内凹陷的类圆柱体,在类圆柱体的外部包裹的纸上开有透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嘴棒段还包括隔热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部分为中空结构,更进一步地,所述中空结构为中空嘴棒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降温部分类圆柱体内外表面有一层氯化铵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降温部分类圆柱体内由吸热材料填充而成;所述吸热材料为聚乳酸、氯化铵、聚乙烯、改性聚氯乙烯树脂等无毒无味材料中的一种;所述填充方式可以是折叠、卷状等方式,所留空隙连通烟气流通方向,整体以较稀疏便于烟气通过为宜。
进一步地,所述卷烟纸透气孔平行于卷烟底面圆周开设。
进一步地,所述类圆柱体为聚乳酸、氯化铵、丝束、聚乙烯、改性聚氯乙烯树脂等无毒无味材料制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加热不燃烧卷烟滤棒,包括烟草段与嘴棒段。抽吸时,烟草段通过加热后散发出烟气,烟气顺序通过烟草段后,在嘴棒段的降温部分聚集并部分冷凝,烟气通过类圆柱体传导热量,类圆柱体外部通过透气孔直接与外部空气接触,实现热量交换,有效降低了烟气温度并提升了卷烟的抽吸品质,烟气在通过降温部分时,随着该部分截面积先减小后增加,烟气流量也出现波动,尤其是在通过后半段时冷凝降温作用十分明显。
(2)通过在外部卷烟纸上开设透气孔来引进空气,方便热量传递,该做法工序简单,卷烟滤棒一体卷成,不破坏卷烟整体结构,还增加了手持摩擦力,便于取放,尤其是平行于卷烟底面圆周开设成圈的透气孔更优。配合所述类圆柱体的材料,聚乳酸、氯化铵、聚乙烯、改性聚氯乙烯树脂等材料可以通过类圆柱体内外壁传导热量,而丝束材料可以直接引入外部空气来中和烟气温度。根据开孔的位置,降温部分更偏向于抽吸端,即通过透气孔位置用手即可分辨出滤棒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37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