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厨房燃气泄露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6010.0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8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贝飞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飞云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406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门控制单元 远程控制单元 燃气泄露 探测单元 燃气 开窗 泄露 厨房燃气 电源单元 控制装置 室内 泄漏 窗户 安全效果 单元安装 导线连接 燃气泄漏 燃气总阀 室内厨房 室内空气 用户手机 中毒事故 自动打开 进气处 减小 排出 室外 厨房 流通 | ||
一种厨房燃气泄露控制装置,包括24V电源单元、燃气泄露探测单元、开窗单元、阀门控制单元、WIFI控制单元、远程控制单元,第一路、第二路、第三路、第四路24V电源单元和燃气泄露探测单元、开窗单元、阀门控制单元、WIFI控制单元、远程控制单元之间经导线连接,WIFI控制单元安装在室内,燃气泄露探测单元安装在室内厨房墙面上,开窗单元安装在家中厨房的窗户室内一侧,阀门控制单元安装在家中燃气进气处,远程控制单元是安装在用户手机内的APP。本发明在室内发生燃气泄漏时,第一时间关闭家中燃气总阀,防止燃气继续泄露,并能自动打开家中窗户将泄漏后燃气排出到室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可能减小泄漏后燃气造成人员中毒事故,由此带来更好安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配套安全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厨房燃气泄露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燃气由于使用成本低、环保、干净卫生是现有居民家中主要的燃料。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燃气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但是由于其具有容易泄露、泄漏后不易察觉、易燃易爆、有毒的特点,因此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燃气在泄漏时,人们不能在第一时间察觉,常常会带来人员中毒,以及燃烧爆炸的严重后果。
现有的针对家中燃气泄漏的探测设备,只具有燃气泄漏时发出提示声音的功能,人们听到报警声音后一般采用关闭燃气总阀,以及打开门窗排气的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小燃气泄露带来的危害;在实际使用中,
比如深夜人们处于熟睡状态没有听到报警声音,或听到报警声音过晚时,常常会因为采取应对措施过晚,而造成无法挽回的人员中毒、以及爆照事故,由此带来严重的人身伤害后果;即使人们能在第一时间听到燃气泄露提示报警声音,由于要穿越泄露的燃气,因此也极其容易造成人员中毒,并且在周围具有火源时容易受到爆炸的威胁。
基于上述,提供一种不但具有燃气泄露探测功能,还能在发生燃气泄漏时,第一时间关闭燃气总阀、打开窗户,尽可能减小燃气泄露带来危害的设备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燃气泄露探测设备因结构所限,功能单一的弊端,本发明提供了不但具有燃气泄露探测功能,还能在室内发生燃气泄漏时,第一时间关闭家中燃气总阀,防止燃气继续泄露,并能自动打开家中窗户将泄漏后燃气排出到室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可能减小泄漏后燃气造成人员中毒事故,由此能给使用者带来更好安全效果的一种厨房燃气泄露控制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厨房燃气泄露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24V电源单元、燃气泄露探测单元、开窗单元、阀门控制单元、WIFI控制单元、远程控制单元,第一路、第二路、第三路、第四路24V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入端和220V交流电源经导线连接,第一路、第二路24V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出端正负两极和WIFI控制单元、燃气泄露探测单元的正负两极电源输入端分别经导线连接,第三路24V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出端正负两极和开窗单元的正负两极电源输入端分别经导线连接,第四路24V电源单元的电源输出端正负两极和阀门控制单元的正负两极电源输入端分别经导线连接,燃气泄露探测单元、开窗单元、阀门控制单元和WIFI控制单元经WIFI无线信号实现数据交互,WIFI控制单元安装在室内,燃气泄露探测单元安装在室内厨房墙面上,开窗单元安装在家中厨房的窗户室内一侧,阀门控制单元安装在家中燃气进气处,远程控制单元是安装在用户手机内的APP。
所述第一路、第二路、第三路、第四路24V电源单元的输入电源是交流220V,输出是直流24V。
所述燃气泄露探测单元具有燃气泄露探测模块,还具有WIFI信号发送模块,工作时能将检测到的燃气泄漏数据经WIFI信号发送给WIFI控制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飞云,未经贝飞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6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