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净水器增压泵减震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5256.6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8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行飞;茅忠群;诸永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景丰强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水器 增压泵 减震 结构 | ||
一种净水器增压泵减震结构,所述泵体具有进水端口和出水端口,前述的出水端口上设有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套设有第一减震组件,该第一减震组件包括第一阻尼件及设于第一阻尼件上的第一配重物,前述的第一阻尼件呈环形并套设于出水管上。出水管套设阻尼件和配重物组成的减震机构,可以有效地提升减震效果,又因为阻尼件是直接套设于出水管上,出水管产生的震动直接被阻尼件吸收,不会传导给其他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尤其涉及泵的减震降噪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各种泵产品。泵在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困扰。如净水产品上使用的增压泵,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和噪音深深困扰着我们。
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对于泵的减震方式主要是通过缓冲材料来达到减震效果,如使用橡胶垫、弹簧等,相关的文献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1621421688.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减震防漏油真空泵》(授权公告号CN207363839U);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1721266750.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水泵减震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207229368U)。
但现有的减震效果往往不能达到人们理想中的效果,且很容易把震动传递到其他部件上,如产品的外壳等。迫切的需要一种能有效降低泵的震动的处理方式。
另外,泵除了本身震动之外,其出水口的管路震动也是非常大的。出水口震动会导致与出水管连接的部件同时震动,产生较大的噪音。所以降低泵出水口的震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出水管震动的净水器增压泵减震结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震动的净水器增压泵减震结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净水器增压泵减震结构,所述泵体具有进水端口和出水端口,前述的出水端口上设有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套设有第一减震组件,该第一减震组件包括第一阻尼件及设于第一阻尼件上的第一配重物,前述的第一阻尼件呈环形并套设于出水管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阻尼件包括同心设置的内环和外环,前述的内环与外环之间具有缓冲间隙并通过径向的连接臂连接,而所述的第一配重物则设于外环上。内环和外环能逐级吸收震动,提高减震效果。
考虑到制作的便捷性,所述的第一配重物通过一体成型嵌设于外环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配重物为至少两个,并均匀布置于外环上。
所述外环与泵体的外壳紧贴。这样第一阻尼件对泵体本身也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
所述进水端口上设有进水管,该进水管弯折设于泵体的另一侧,所述的进水管上也设有第一减震组件而使所述泵体的外壳两侧均紧贴第一阻尼件的外环。这样泵体的外壳两侧均有第一阻尼件紧贴,左右摇晃受到很好的控制。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阻尼件采用橡胶、硅胶、沥青、煤焦油中的至少一种制作。
泵体本身的减震可以增设如下结构:所述泵体的外壳上设有第二减震组件,该第二减震组件包括第二阻尼件及设于第二阻尼件上的第二配重物,前述的第二阻尼件呈环形并套设于泵体的外壳周向上。
考虑到制作的便捷性,所述的第二配重物通过一体成型嵌设于第二阻尼件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配重物为至少两个,并均匀布置于第二阻尼件上。
为提高第二减震组件的稳定性,所述泵体具有端盖,该端盖向外延伸有连接皮,该连接皮与第二阻尼件的一侧通过连接构件连接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52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