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0587.0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4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松斌;刘仁东;高玉平;陈国强;倪小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1/64;F24F11/74;F24F11/79;F24F11/86;F24F110/10;F24F12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丰佩印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风部 感温部 空调器 壳体 预设区域 出风口 比较模块 控制器 控制器控制 气流导向 用户体验 可转动 检测 吹出 预设 吹风 风向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该空调器包括壳体、导风部、感温部和控制部,壳体具有出风口,导风部可转动地设置于出风口处,导风部用于将从出风口处吹出的气流导向预设区域,感温部与壳体相连接,感温部用于检测吹至预设区域内的气流的第一温度,控制部与壳体相连接,控制部具有比较模块,通过感温部检测吹至预设区域内的气流的第一温度,再通过控制器的比较模块将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使得控制器控制导风部朝不同方向吹风,这样设置使得空调器工作时控制器可以根据第一温度来自动调节风向以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调器一般以房间空气温度为调控对象,存在以下问题:空调器检测的房间温度不能代表用户活动区域的空气温度;空调器制冷时,随着房间温度的降低,空调器的送风温度也逐渐降低,最低可达到5至8℃,吹到人身上容易感冒;空调器制热时,随着房间温度升高,空调器的送风温度也逐渐变高,最高可达到50至55℃,吹到人身上容易导致不适感,因此现有的空调器存在着工作时送风方向不能自动调节以致用户使用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导风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工作时送风方向不能自动调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出风口;导风部,所述导风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导风部用于将从所述出风口处吹出的气流导向预设区域;感温部,所述感温部用于检测吹至所述预设区域内的气流的第一温度;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具有比较模块,所述比较模块将所述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当所述第一温度位于所述预设温度范围内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导风部朝向第一方向吹风,当所述第一温度位于所述预设温度范围外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导风部朝向第二方向吹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具有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区域为靠近所述出风口处的位置区域,或者,所述预设区域为远离所述出风口处人体所在的位置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感温部包括:第一感温部,所述第一感温部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所述第一感温部用以检测室内的第二温度;第二感温部,所述第二感温部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所述第二感温部用以检测蒸发器铜管的第三温度;其中,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第二温度和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所述第一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压缩机,当所述第一温度位于所述预设温度范围外时,所述控制部对压缩机的频率进行调节以改变所述第一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人体感应部,所述人体感应部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所述人体感应部用于检测人体的位置及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方向为朝向人体所在的位置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远离人体所在的位置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方向为水平导风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倾斜向上的导风方向或倾斜向下的导风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人体感应部为红外成像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通过感温部检测预设区域内的第一温度;步骤S20:控制部的比较模块将所述第一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当所述第一温度位于所述预设温度范围内时,所述控制部控制导风部朝向第一方向吹风,当所述第一温度位于所述预设温度范围外时,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导风部朝向第二方向吹风。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0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人体感应部对人体的位置进行检测和定位,并确定所述导风部将出风口处的吹出的风导向人体所在的位置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以及所述导风部将所述出风口处吹出的风导向远离人体所在的位置的方向为第二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05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