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非接触应答器高速接收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48059.1 | 申请日: | 201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2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亮;霍俊杰;朱永成;豆玉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五***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接触 应答器 高速 接收 电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非接触应答器高速接收电路,包括应答器外部主线圈天线和外部副线圈天线组成的谐振电路,还包括解调电路,其中,应答器外部主线圈天线和外部副线圈天线组成的谐振电路包括第一线圈天线、第二线圈天线、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一电阻器和第一限幅电路。本发明的应答器外部主线圈天线和外部副线圈天线组成的谐振电路引入了第一电阻器,防止第二线圈天线的信号电压幅度过高,保证了与第二线圈天线相连接电器件的安全性。同时,本发明的应答器外部主线圈天线和外部副线圈天线组成的谐振电路,引入了第二线圈天线,提高检波电路输入信号的调制系数,减小检波电路输入信号的失真,从而降低对检波电路和迟滞比较器的设计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技术中的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非接触应答器高速接收电路。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它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无线射频信号在读写器和应答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实现目标识别和信息交换。其中ISO IEC 14443 A非接触应答器具有可擦写、高速率、低成本等优点,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但这些都离不开应答器有一个高质量、高稳定性的接收电路,接收电路是非接触应答器与读写器之间进行高速数据传输的关键电路,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应答器高速通信性能。因此,高质量、高稳定性的应答器接收电路设计和研究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看图1,一种现在常用的非接触应答器接收电路结构,其工作原理如下:
由VA和VB组成的应答器外部感应天线L2捕获读写器天线发射的载波信号,应答器为了保证芯片内部电器件的安全性,芯片内部都会设计一个限幅电路Limiter,保证与天线相连接的电器件工作在安全电压范围内。当读写器发送信号时,通过由NM1晶体管、NM2晶体管、R1电阻器、C2电容器和C3电容器组成的检波电路将副载波信号检波出来,然后输入到COMP迟滞比较器的负输入端,并由R2电阻器提供直流偏值VREF,直流偏值的检波信与VREF通过COMP迟滞比较器的比较输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再经过数字解调电路解读后,应答器就给读写器相应的回答。
但上述非接触应答器接收电路还存在一些不足:
1.应答器内部的限幅电路Limiter会大大衰减应答器天线上高速信号(848kbps)的有效电压幅度,这就增加了迟滞比较器的设计难度。
2.应答器内部的限幅电路Limiter会增大应答器天线上高速信号的失真度,数字解调电路就要充分考虑到失真造成模拟解调电路输出pause不一致的问题,这就增加了数字接收电路的设计难度。
3.由于应答器天线上载波信号的衰减和失真,这就会增加由NM1晶体管、NM2晶体管、R1电阻器、C2电容器和C3电容器组成的检波电路设计难度。
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新型非接触应答器高速接收电路就成了本发明的目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非接触应答器高速接收电路,具有应答器外部主线圈天线组成的谐振电路和应答器外部副线圈天线组成的解调电路的结构,能够提高检波电路输入信号的调制系数,增加连接电器件的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80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阻燃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 下一篇:一种用于检测残留农药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