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鞋底的轻质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43837.8 | 申请日: | 2018-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3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伍达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山市金俊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23/08;C08L21/00;C08L101/00;C08K3/36;C08K3/06;C08K9/02;C08K7/06;C08K13/06;A43B1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高崇 |
地址: | 52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质 穿着舒适度 氧化石墨烯 表面改性 抗氧化剂 配方科学 天然橡胶 制备工艺 白炭黑 促进剂 防老剂 活性剂 碳纤维 氧化锌 硬脂酸 重量份 硫磺 树脂 避震 吸震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鞋底的轻质胶,包括由以下重量份计的A成份组合和B成份组合的原料制得:A成份组合: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共100份、白炭黑30份、硫磺1.5‑2.5份、PEG碳黑活性剂4‑5份、促进剂1.8‑2.5份、氧化锌1.5‑2.5份、硬脂酸1.0份、抗氧化剂0.3‑0.8份、防老剂2份;B成份组合:由加入有经氧化石墨烯表面改性过的碳纤维的轻质树脂40‑50份;配方科学,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弹性避震吸震效果好,将其应用于鞋底,穿着舒适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材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鞋底的轻质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一天的工作中有一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走动的,同时人们又喜欢通过跑步来锻炼身体和释放压力,而鞋的重量每增加100克,体能消耗将增加1%,因此许多企业均采PHYLON中底或EVA中底与橡胶底组合来减轻重量,虽然减震性、止滑性、耐磨性很好,但重量减轻效果不明显,还有一些企业采用EVA —次发泡成型的3D鞋底,可明显减轻鞋子的重量,但其止滑性、耐磨性能差,对此做出改善。
另外,选择质量较轻的碳纤维材料使用于橡胶/塑料的复合材料中,碳纤维与橡胶.树脂之间的界面很难自行结合,界面结合存在较多缺陷,往往成为橡/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薄弱环节。是由于碳纤维表面光滑、惰性大、具有化学活性的官能团少所导致,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鞋底减重的轻质胶所使用的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使用的碳纤维是由经氧化石墨烯表面改性过的碳纤维,其作用机理是以氧化石墨烯纳米粒子接枝到碳纤维表面可以有效提高碳纤维/橡塑复合材料的界面黏结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重量特别轻,并且减震、止滑、耐磨、舒适、效果好的碳纤维制成的轻质橡胶底的制造配方及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鞋底的轻质胶,包括由以下重量份计的A成份组合和B成份组合的原料制得:
A成份组合: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共100份、白炭黑30份、硫磺1.5-2.5份、PEG碳黑活性剂4-5份、促进剂1.8-2.5份、氧化锌1.5-2.5份、硬脂酸1.0份、抗氧化剂0.3-0.8份、防老剂2份;
B成份组合:由加入有经氧化石墨烯表面改性过的碳纤维的轻质树脂 40-50份。
进一步,经氧化石墨烯表面改性过的碳纤维加入到由EVA及POE混合组成的轻质树脂中,从而得到所需B成份组合。
一种用于鞋底的轻质胶的制备方法,预先按重量份数称取原料,包括有以下步骤:
S1.将天然橡胶密炼5min后,再塑炼5min获得塑炼胶,停放至少二十小时,切胶,
S2. 在步骤一的基础上,将塑炼胶与促进剂、氧化锌、硬脂酸、抗氧化剂及防老剂进行混炼,再依次放入合成橡胶、白炭黑、PEG碳黑活性剂进行密炼3-4min;
S3.在步骤二的基础上,放入先行制备好的B成份组合(加入有经氧化石墨烯表面改性过的碳纤维的轻质树脂)混炼5-6min,并且在温度135℃下料,上滚轮出片冷却,停放至少半天;
S4.在步骤三的基础上,经加入硫磺、色胶、出片、切条或裁成片状、测硫速工序后,准备硫化;在温度155-160℃、压力12-20mpa下硫化5-7分钟,从而得到所需轻质胶。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鞋底的轻质胶,配方科学,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弹性避震吸震效果好,将其应用于鞋底,穿着舒适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山市金俊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鹤山市金俊达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38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