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淋喷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40740.1 | 申请日: | 2018-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6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市涌鑫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A01M7/00;A01C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林辉轮;张玲 |
地址: | 618300 四川省德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淋管 水泵 送水机构 喷灌 连通 三通管接头 连接水管 运动机构 出水管 进水管 滚轮 土壤水分传感器 喷头 出水管连通 接头连接 均匀安装 控制器电 轮毂电机 喷灌装置 喷淋灌溉 匀速移动 出水口 加药斗 进水口 卡接头 卡箍 喷淋 田地 节约 轨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淋灌溉装置,包括送水机构和运动机构,所述送水机构的喷淋管两端通过卡箍分别固定在所述运动机构上,水泵、轮毂电机和土壤水分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送水机构包括进水管、水泵和出水管,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上连接有三通管接头,所述三通管接头的其中一个接头连接加药斗,另一个接头与连接水管连通,所述连接水管通过卡接头与所述喷淋管连通,所述喷淋管上均匀安装有喷头,有益效果在于:将喷淋管放置滚轮上,随着滚轮在轨道上匀速移动,使所有田地受到均匀的喷灌,不仅节约了喷灌用水,同时还减少了喷灌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溉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淋喷灌装置。
背景技术
农田灌溉用水占人类总用水量的60%以上,随着淡水资源的日益匮乏,农田灌溉必须采用更节水有效的方式,而目前的农田灌溉中,大多采用点喷的形式,因农田各处喷水量的不同,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还大大增加了灌溉时间。
因此,我们设计一种喷淋喷灌装置,专门适用在温室大棚中进行喷灌,将喷淋管放置滚轮上,随着滚轮在轨道上匀速移动,使所有田地受到均匀的喷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目前农田灌溉中,距离喷射点的不同距离,所受到的喷水量不同,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还大大增加了灌溉时间。提供一种喷淋喷灌装置,专门适用在温室大棚中进行喷灌,将喷淋管放置滚轮上,随着滚轮在轨道上匀速移动,使所有田地受到均匀的喷水量,不仅节约了喷灌用水,同时还减少了喷灌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喷淋灌溉装置,包括送水机构和运动机构,所述送水机构的喷淋管两端通过卡箍分别固定在所述运动机构上,水泵、轮毂电机和土壤水分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送水机构包括进水管、水泵和出水管,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上连接有三通管接头,所述三通管接头的其中一个接头连接加药斗,另一个接头与连接水管连通,所述连接水管通过卡接头与所述喷淋管连通,所述喷淋管上均匀安装有喷头。
所述运动机构包括所述轮毂电机、轨道和滚轮,所述轮毂电机安装在滚轮上,所述滚轮活动安装在所述轨道上,所述滚轮内部安装有轴承,支撑架穿过所述轴承支撑在所述滚轮上方。
所述土壤水分传感器掩埋在需要灌溉的土壤中,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水泵上。
作为优选,所述轨道为U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轨道底部焊接在悬梁上,悬梁固定在大棚骨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顶部为圆弧形结构,其弧度与所述喷淋管半径接近。
作为优选,所述喷头内均匀分布有喷水孔。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水管为软塑胶水管,所述连接水管的长度能够满足所述运动机构在大棚内往复运动的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土壤水分传感器分布在田地的不同位置,且在土壤中掩埋的深度需要达到规定要求。
采用上述一种喷淋喷灌装置,通过所述土壤水分传感器感知土壤中水分含量,通过所述加药斗向喷灌水内加入农药和化肥等,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水泵开启,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轮毂电机开启,所述轮毂电机带动所述滚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喷淋管匀速移动进行喷灌作业,当所有所述土壤水分传感器检测到的土壤水分含量都满足要求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水泵和所述轮毂电机关闭,停止喷水作业。
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将喷淋管放置滚轮上,随着滚轮在轨道上匀速移动,使所有田地受到均匀的喷灌,不仅节约了喷灌用水,同时还减少了喷灌时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市涌鑫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德阳市涌鑫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407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