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聚类算法的行人重识别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36258.0 | 申请日: | 2018-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4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祁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87 | 代理人: | 杨波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算法 行人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类算法的行人重识别方法和装置,该行人重识别方法包括:S1:对不同场景下的每一个行人的行人特征进行提取;S2:根据场景的数量以及每一个场景中行人的数量建立一个二维矩阵;S3:根据建立的二维矩阵,获得不同场景下行人特征的二维距离矩阵;S4:对二维距离矩阵进行密度聚类,输出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特征集合;输出的每一个特征集合为一个行人在不同场景下的行人特征;S5:将输出的特征集合标注在对应的场景中,获得同一行人在不同场景中的位置。本发明能够在多个场景下对同一行人进行特征重识别,能够在不指定行人特征数目的情况下通过聚类的方法,识别出重复出现的行人特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聚类算法的行人重识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深度学习框架的普及,行人重识别越来越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极富有挑战性的话题。
在现有的技术中,大致可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基于颜色区域特征的行人重识别的方法,从视频图案中裁取出目标矩形作为输入图像,经前景提取和在线聚类提取到颜色区域,再将颜色区域的统计特征作为局部特征应用于人物重识别;另一种是时空约束的监控视频行人重识别结果的二次优化方法,采用基于人体外貌视觉特征的行人重识别算法,得到初始识别的结果,在通过视频帧中提起的时间序列参数,计算机视觉匹配概率,路径匹配概率及二者联合概率,选择联合概率最大的路径下的行人图像输出。
但是,基于颜色区域特征的行人重识别的方法,是以行人本身衣服颜色作为主要对比对象,这也就产生了对于多场景下颜色相近的行人重识别不够明显的问题,对于行人的性别、年龄、发型、是否佩戴眼镜、是否携带包等等这些特征都会欠缺考虑,另外对于同一行人在行进途中服装颜色的更换问题也不能解决;而时空约束的监控视频行人重识别结果的二次优化方法,要求图像输入过程首先要标注上时间,对于时间节点分散的图片会识别不出,其次对于空间也提出了要求,需要预先知道行人路径,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聚类算法的行人重识别方法和装置,能够在多个场景下对同一行人进行特征重识别,能够在不指定行人特征数目的情况下通过聚类的方法,识别出重复出现的行人特征。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聚类算法的行人重识别方法,该行人重识别方法包括:
S1:对不同场景下的每一个行人的行人特征进行提取;
S2:根据场景的数量以及每一个场景中行人的数量建立一个二维矩阵;
S3:根据建立的二维矩阵,获得不同场景下行人特征的二维距离矩阵;
S4:对二维距离矩阵进行密度聚类,输出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特征集合;输出的每一个特征集合为一个行人在不同场景下的行人特征。
优选地,在步骤S4之后还包括:
将输出的特征集合标注在对应的场景中,获得同一行人在不同场景中的位置。
优选地,步骤S1中提取的行人特征包括行人的坐标、性别、肤色、年龄、发型、是否佩戴首饰、手否佩戴包及其种类、是否佩戴帽子及其种类、是否佩戴眼镜、是否携带雨伞、是否佩戴面具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步骤S3的具体过程包括:
根据建立的二维矩阵,将行人特征放入矩阵中成为二维矩阵的元素;
计算每个元素中两个行人特征的距离,并将计算结果存入该二维矩阵获得二维距离矩阵;
其中,将两个同一场景中的行人特征之间的距离默认为无限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362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视线估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下一篇:枪战片计算机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