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气深度分离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28329.2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0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瑞立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7/00;B01D46/54;B01D53/14;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陈永虔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深度 分离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烟气深度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M10拦截装置、湿烟气处理分离系统、COD处理装置、PM2.5分离装置和循环冷却水装置;所述PM10拦截装置、湿烟气处理分离系统、COD处理装置和PM2.5分离装置依次连接;所述循环冷却水装置分别与PM2.5分离装置和湿烟气处理分离系统连接;
所述湿烟气处理分离系统包括多个湿烟气净化分离柜;每个湿烟气净化分离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设有湿烟气腔室和净化腔室;所述湿烟气腔室上设有进气口;所述湿烟气腔室通过多个净化管与净化腔室相通;所述净化管伸入净化腔室内的一端上设有多孔膜;所述净化管伸入净化腔室的一端靠近净化腔室的底部;所述净化腔室上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净化腔室的上部还设有出气口;所述净化腔室内存有冷却水,所述冷却水没过净化管伸入净化腔室的一端上的多孔膜;所述冷却水出口设于净化腔室一侧的中部;所述出气口设于冷却水出口上部的净化腔室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深度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废回收装置;所述固废回收装置分别与循环冷却水装置和PM2.5分离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烟气深度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M10拦截装置包括分离腔室;所述分离腔室上设有湿烟气进口和湿烟气出口,所述分离腔室内设有圆柱形分离钢膜,所述湿烟气进口与圆柱形分离钢膜的外侧相通;所述圆柱形分离钢膜的外侧设有第一旋转刀架,所述第一旋转刀架的一端连有电机;所述第一旋转刀架靠近圆柱形分离钢膜的两侧上分别设有硅胶刀支架,所述硅胶刀支架靠近圆柱形分离钢膜的一侧上设有硅胶刀头,所述圆柱形分离钢膜的内部与湿烟气出口相通;所述分离腔室上还设有颗粒自动排出装置,所述颗粒自动排出装置与圆柱形分离钢膜外侧的分离腔室连接;所述分离腔室通过湿烟气出口与湿烟气处理分离系统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烟气深度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膜的孔径为0.08μm;
多个湿烟气净化分离柜分成多列进行组合;每一列包括至少两个湿烟气净化分离柜,每一列的相邻的湿烟气净化分离柜的冷却水出口和冷却水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每一列最上层的湿烟气净化分离柜的冷却水进口与循环冷却水装置连通;每一列最下层的湿烟气净化分离柜的冷却水出口与COD处理装置连通;相邻两列的湿烟气净化分离柜的出气口和进气口通过气道连通;第一列的湿烟气净化分离柜的进气口与湿烟气进口连通,所述气道与排气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烟气深度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OD处理装置包括处理腔室;所述处理腔室内设有pH调节器、絮凝搅拌器、综合反应釜和氨氮过滤器;所述处理腔室上分别设有液体进口和液体出口;所述液体进口依次通过pH调节器、絮凝搅拌器、综合反应釜和氨氮过滤器与液体出口连接,所述液体进口上还设有压力调节器,所述液体出口与PM2.5分离装置连接,所述湿烟气处理分离系统的分离液体出口与液体进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烟气深度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M2.5分离装置包括密封腔室;所述密封腔室上设有处理液体进口和处理液体出口;所述密封腔室内设有第二旋转刀架,所述第二旋转刀架穿过密封腔室后与调速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旋转刀架的两侧上分别设有刀片,所述密封腔室内侧设有石墨烯过滤膜;所述刀片靠近石墨烯过滤膜;所述密封腔室的底部设有颗粒排出管,所述颗粒排出管上设有重力压力阀;所述处理液体出口与循环冷却水装置连接;所述颗粒排出管和颗粒自动排出装置分别与固废回收装置连接,所述固废回收装置的回收水通过管道进入循环冷却水装置。
7.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烟气深度分离装置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分离大颗粒:将待处理烟气通入PM10拦截装置中,膜分离处理后得到大于PM10的颗粒和含有小于PM10的颗粒的烟气;
B、净化烟气:将含有小于PM10的颗粒的烟气通入湿烟气净化分离柜中,分离得到净化后得到含有小于PM10的颗粒的水;
C、COD处理:将含有小于PM10的颗粒的水通入COD处理装置,处理后,得到COD处理水;
D、分离小颗粒:将COD处理水通入PM2.5分离装置,处理后,得到小颗粒固体;
E、固废回收处理:将大于PM10的颗粒和小颗粒固体通入固废回收装置处理后得到回收固体和回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瑞立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瑞立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83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机用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废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