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肝郁脾虚证胃溃疡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25793.6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1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郑小伟;孔丽娅;余王琴;刘晓谷;邓金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31/19;A61D1/00;A61D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肝郁脾虚 胃溃疡模型 禁食 构建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配制品技术领域 异柠檬酸脱氢酶 水槽 丙酮酸脱氢酶 病证结合模型 苹果酸脱氢酶 差异蛋白质 差异性蛋白 胃溃疡大鼠 延胡索酸酯 水化 大黄制剂 谷胱甘肽 表达谱 冰乙酸 大鼠尾 转移酶 放入 木夹 腺体 水深 负重 蛋白 注射 游泳 发现 成功 | ||
本发明属于医用的配制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肝郁脾虚证胃溃疡模型及其构建方法,每日上午以3ml/只灌服大黄制剂液,日1次;每日上午以木夹夹大鼠尾中部30min/只,日1次;每日下午将动物负重,放入水深50cm、水温28℃的水槽中游泳,第15天禁食,于禁食24h后,在富有腺体的部位注射50%的冰乙酸0.03‑0.05ml。本发明成功建立肝郁脾虚证胃溃疡大鼠模型;鉴定病证结合模型的差异蛋白质表达谱发现苹果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3、谷胱甘肽S‑转移酶ɑ‑2、调宁蛋白、延胡索酸酯水化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丙酮酸脱氢酶活性E为差异性蛋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的配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肝郁脾虚证胃溃疡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肝郁脾虚证模型多大采用多因素复合方式进行复制。从肝郁和脾虚两个方面来复建。在肝郁模型的建立上,主要采用药物、捆绑、夹尾激怒打斗、模型等方法。药物主要通过引起肝中毒来建立肝郁模型,但肝中毒是否等同于肝郁,这是至今仍在争议的观点。捆绑、夹尾激怒打斗虽能复建肝郁模型,但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无法避免对大鼠造成损伤甚至死亡,而这些损伤总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实验结果。故我们总结已有的方法,对上述方法进行改良,夹尾巴但不激怒大鼠合并模型法来复建稳定的、安全的肝郁模型。
在脾虚模型的建立上,主要有苦寒泻下、饮食偏嗜、饮食失节、劳倦等方法。饮食偏嗜因老鼠的依从性差,复建不明显。饮食失节、劳倦等虽能见建立脾虚模型,但其结果弱于苦寒泻下法。大黄乃大苦大寒之药,泻下力最强。故实验上,我们采用大黄来复建脾虚模型。
(1)在肝郁模型的建立时,无法避免对大鼠造成损伤甚至死亡,而这些损伤会影响实验结果;
(2)在脾虚模型的建立时,老鼠的依从性差,复建不明显,结果不理想。
肝郁脾虚证是中医名词,但如何验证所复制的动物模型具有这一证候,是目前的最普遍的论点。故如何选取蛋白,进行比较从而揭示证候的本质,是本实验的需要考虑的难点。在注射乙酸过程中,很容易引起大鼠的死亡,寻找其死亡原因,并规范操作,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肝郁脾虚证胃溃疡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肝郁脾虚证胃溃疡模型,所述肝郁脾虚证胃溃疡模型采用多因素复合模拟中医病因并结合乙酸法;每日上午以3ml/只灌服大黄制剂液,日1次;每日上午以木夹夹大鼠尾中部30min/只,日1次;每日下午将动物负重,放入水深50cm、水温28℃的水槽中游泳,第15天禁食,于禁食24h后,在富有腺体的部位注射50%的冰乙酸0.03-0.05ml。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肝郁脾虚证胃溃疡模型的构建方法,所述肝郁脾虚证胃溃疡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57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