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硒小麦和富硒玉米混合精粉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922124.3 申请日: 2018-08-14
公开(公告)号: CN108887565A 公开(公告)日: 2018-11-27
发明(设计)人: 陈传璞 申请(专利权)人: 陈传璞
主分类号: A23L7/10 分类号: A23L7/10;A01G22/20;A01C21/00;C05G1/00
代理公司: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代理人: 王志坤
地址: 266700 山东省青岛***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有机硒 生物营养液 富硒小麦 富硒玉米 混合精粉 药肥 制备 种子种植 拔节期 种植 红糖 富硒营养液 生物农药 叶面喷施 优质小麦 优质玉米 小麦 返青期 灌浆期 开花期 藻多糖 质量比 溶剂 过筛 花粒 机硒 穗期 病虫害 发酵 玉米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小麦和富硒玉米混合精粉制备方法,富硒小麦种植方法包括将优质小麦种子种植后,在小麦返青期充分施有机硒生物营养液,在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的各时期每隔10‑15天在叶面喷施有机硒药肥;富硒玉米的种植方法包括将优质玉米种子种植后,在拔节期、穗期和花粒期施有机硒药肥;所述有机硒生物营养液为机硒生物营养液中海藻多糖·有机硒作物富硒营养液、Km菌溶剂和绵红糖发酵而成;所述药肥为根据小麦生或玉米生长期病虫害的实际情况,在有机硒生物营养液中加兑适量生物农药。将上述种植方法获得的富硒小麦和富硒玉米120目过筛后按质量比为7~8:3~4制备成混合精粉,储藏时间长,品质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硒小麦和富硒玉米种植方法,并提供一种以该方法种植的富硒小麦和富硒玉米为原料制备混合精粉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硒是一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硒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尊称为“生命的火种”,享有“长寿元素”、“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等美誉,具有防癌抗癌、抗氧化防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生物学功能。我国是一个72%国土面积缺硒的严重缺硒国家,缺硒可导致大骨节病、克山病等地方性疾病,我国有72%的县(市)低硒或缺硒,黑龙江、内蒙古、甘肃、青海、四川等严重缺硒地区有克山病、大骨节病发生。一些癌症高发区(如江苏启东市)也属低硒区。而土壤和水体中硒含量较高地区,往往是长寿之乡,如江西宜春温汤镇。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人均每日硒摄入量为50-200微克。但现在我国成人的日硒摄入量仅有26~32微克,因此,硒营养不良的情况在我国普遍存在。WHO公布的资料表明,全球有40多个国家属于低硒或缺硒地区。人们可以通过膳食摄入硒,但是当前消费市场流行的富硒农产品,一般是用那硫酸钠等无机硒为主要硒源,其处理不当会使无机硒残留较大,极易造成中毒现象。

面食是我国传统的食品,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近年来由于小麦粉加工工艺精细化,小麦中的很多营养成分流失。玉米是我国一种产量很大的重要粮食资源,玉米富含维生素,其中VB1、VB2、烟酸和铁质等高出大米、小麦粉的4倍,玉米所含的脂肪含量为大米、小麦粉的4~5倍,而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50%为亚油酸,还含有谷固醇、卵磷脂等,能降低胆固醇,防止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发生,具有延缓脑功能退化的作用。小麦粉和玉米粉混合可以克服某些单一小麦粉和玉米粉营养方面的不足,但是目前尚无生物有机硒种植的富硒小麦和富硒玉米制备的混合精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硒小麦和富硒玉米种植方法及其二者混合精粉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有机硒生物肥料的有机结合和作物生长期田间生物技术配套管理,提供一种富硒小麦和富硒玉米的种植方法,该方法可稳定提高小麦产量以及小麦产品质量,同时提高玉米有机硒元素含量。通过本发明种植的富硒小麦和富硒玉米制备成的混合精粉,可保证人体每日对硒的需求,且混合精粉品质高,保质期长,可有效地杜绝和抵制了黄曲霉素及农药残留现象发生,具有独特的安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硒小麦和富硒玉米的种植方法,所述富硒小麦种植方法包括将优质小麦种子种植后,在小麦返青期充分施有机硒生物营养液,在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的各时期每隔10-15天,在叶面喷施有机硒药肥;所述富硒玉米的种植方法包括将将优质玉米种子种植后,在拔节期、穗期和花粒期叶片喷施有机硒药肥;

所述有机硒生物营养液为海藻多糖·有机硒作物富硒营养液、Km溶剂和绵红糖发酵而成;

所述药肥为根据小麦生长期或玉米生长期病虫害的实际情况,在有机硒生物营养液中加兑适量生物农药。

优选地,所述小麦种子品种为“山农24”冬小麦新品种,玉米种子品种为“黑糯二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传璞,未经陈传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221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