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电池冷却性能验证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15477.0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8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曾勇;闵文骏;郭连杰;杨元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8;H01M10/613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熊贤卿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冷却 性能 验证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冷却性能验证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调整动力电池荷电状态至预设荷电状态区间,所述动力电池包括至少一电池单体;加热所述动力电池达到第一阈值,获取每一电池单体的第一温度;在预设时间内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冷却;在所述预设时间到达时,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每一电池单体的第二温度;根据所述每一电池单体的第一温度、第二温度和预设时间,判断动力电池冷却性能是否符合验证标准。本发明通过对动力电池进行先加热,然后使用冷却液冷却动力电池,根据每一电池单体降温速度来验证动力电池冷却性能,解决了现有验证方法复杂且验证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冷却性能验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量产的动力电池按照冷却方式可以分成自然冷却、强制风冷和液(水)冷三种,其中液冷方式具有冷却快、温差小、体积小的特点,逐渐成为新能源乘用车动力电池的主流方案。
液冷电池在充放电使用过程中,模组产生的热量经过导热垫传递至冷水板,再由冷水板内流通的冷却液迅速带走,整个回路的装配质量对冷却效果影响至关重要。例如冷水板平整度不合格、导热垫贴歪或褶皱、模组固定螺栓扭力不够等,都可以造成电池局部冷却不良。
一方面,电池长期冷却不均匀,温度高的单体会加速老化和容量衰减,严重的还会造成使用时电池功率下降(局部电池过温,系统出于保护只能提供小功率输出),另一方面,电池冷却回路安装工序复杂且无法直接目视检查效果,因此在动力电池装配结束后的下线检测中,冷却性能作为关键一环必须重点关注,但是现有技术情况下,验证方式复杂且验证时间太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冷却性能验证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验证动力电池冷却性能步骤复杂且验证时间长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冷却性能验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调整动力电池荷电状态至预设荷电状态区间,所述动力电池包括至少一电池单体;
加热所述动力电池达到第一阈值,获取每一电池单体的第一温度;
在预设时间内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冷却;
在所述预设时间到达时,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每一电池单体的第二温度;
根据所述每一电池单体的第一温度、第二温度和预设时间,判断动力电池冷却性能是否符合验证标准。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动力电池荷电状态至预设荷电状态区间的步骤具体为:
通过恒定电流充电或恒定电流放电调整动力电池荷电状态至预设荷电状态区间。
进一步地,通过恒流电流充电或恒流电流放电前,设置动力电池总电压上下限、电池单体电压上下限和电池单体温度上下限。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所述动力电池达到第一阈值的步骤具体为:
调用恒定电流放电脉冲、恒定电流流充电脉冲交替使用,加热所述动力电池达到第一阈值;所述恒定电流放电脉冲的电流与放电时间乘积等于所述恒定电流充电脉冲的电流与充电时间乘积。
进一步地,所述在预设时间内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冷却具体为:
在预设时间内不间断地、循环地使用冷却液通过所述动力电池的冷却回路,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液的温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内,所述冷却液通过所述动力电池的冷却回路的流量小于冷却回路流量阈值。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每一电池单体的第一温度、第二温度和所述预设时间,判断动力电池冷却性能是否符合验证标准具体为:
使用每一电池单体的第一温度减去每一电池单体的第二温度得到每一电池单体的温度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54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供暖装置
- 下一篇:电梯调试方法、电梯调试系统和电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