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循环功能的气液双动能负压射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15471.3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26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森瑞;刘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翰邦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F04F3/00 |
代理公司: | 蚌埠幺四零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6 | 代理人: | 尹杰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循环 功能 气液双 动能 负压射吸 装置 | ||
1.一种具有循环功能的气液双动能负压射吸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连续油管(1)、地层旋转喷嘴(2)、封隔器(3)、龙卷风发生器(4)、喷射定向器(5)、高压泵(6)、供液池(7)、空气压缩机(8)、气动悬浮加料箱(9)、单流阀(11)、气体排放阀(12),所述连续油管(1)的一端连接地层旋转喷嘴(2)并安装在地层下的套管内,连续油管(1)的另一端连接地面上的高压泵(6),通过高压泵(6)将地面的供液池(7)的液体通过连续油管(1)注入地层,在连续油管(1)的中部设有喷射定向器(5),使通过的液体进一步提高速度,从而形成负压腔,负压腔通过负压射吸管连接龙卷风发生器(4)的上端,龙卷风发生器(4)的下端通过负压射吸管连接气动悬浮加料箱(9),龙卷风发生器(4)的下侧连接空气压缩机(8);龙卷风发生器(4)的上侧连接气体循环管(13),气体循环管(13)通过单流阀(11)连接到气动悬浮加料箱(9),利用龙卷风发生器(4)生成的气体对气动悬浮加料箱(9)内的药剂提供初始悬浮力;
所述龙卷风发生器(4)包括负压吸射管(4.1)、气旋发生管(4.2)、气旋管外套(4.3)、进气口(4.5)、出气口(4.6)和吸附孔(4.7),所述负压吸射管(4.1)的外侧套有气旋管外套(4.3),在气旋管外套(4.3)和负压吸射管(4.1)之间的环空安装螺旋状的气旋发生管(4.2),且气旋发生管(4.2)和负压吸射管(4.1)上设有吸附孔(4.7),气旋发生管(4.2)的下端为进气口(4.5),上端为出气口(4.6),进气口进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沿着气旋发生管(4.2),从出气口(4.6)排出,进而通过吸附孔(4.7)形成龙卷风,并带动药剂沿着负压吸射管(4.1)向上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循环功能的气液双动能负压射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动悬浮加料箱(9)包括供料口(9.1)、箱体(9.2)、定向筛孔挡板(9.3)、安全阀(9.4)、循环进气口(9.5)、出料口(9.6),所述箱体(9.2)的上部一侧设有供料口(9.1),另一侧设有出料口(9.6),在箱体(9.2)的下部一侧设有循环进气口(9.5),另一侧设有安全阀(9.4),在箱体(9.2)中设有定向筛孔挡板(9.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循环功能的气液双动能负压射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旋发生管(4.2)的内壁沿着螺旋线设置多个外孔,负压吸射管(4.1)外壁设有多个切线孔,气旋发生管(4.2)套在负压吸射管(4.1)外壁,使外孔与切线孔分别对应连接形成吸附孔(4.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循环功能的气液双动能负压射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负压吸射管(4.1)的上部内腔设有带有多个小孔的均化网(4.4),通过龙卷风带动的药剂穿过均化网(4.4),使药剂分布的更加均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循环功能的气液双动能负压射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切线孔的下端位于负压吸射管(4.1)的内壁,上端位于负压吸射管(4.1)的外壁,且切线孔沿着气旋发生管(4.2)的内壁切线方向设置,并且沿着气旋发生管(4.2)的螺旋线的位置设有多个切线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循环功能的气液双动能负压射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续油管(1)与龙卷风发生器(4)的负压吸射管(4.1)的夹角在23.5—47度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翰邦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蚌埠翰邦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54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