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电梯智能运行控制策略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2934.0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6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奇;金柏;孟凡晖;邢月霜;罗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B1/06 | 分类号: | B66B1/06;B66B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针孔摄像头 运行控制 电梯运行控制 电梯运行状态 图像识别技术 图像自动识别 图像识别 智能 上行 预处理 区域内图像 电梯门框 发送指令 集成模块 技术判断 控制策略 人体轮廓 下行控制 下行指令 信号干预 高层建筑 电梯门 触发 建筑物 捕捉 采集 图像 干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电梯智能运行控制策略,其实现设备包括针孔摄像头,图像自动识别技术,电梯上行或下行控制策略,通过电梯门框处针孔摄像头捕捉到一定区域内图像,利用图像自动识别技术判断在有人触发电梯上行或下行指令后是否在电梯门周围等候,发出相应信号干预电梯的控制策略进而决定电梯运行状态。本发明的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电梯智能运行控制策略,可以运行在现有的任何建筑物的各类型电梯运行控制系统上,应用范围广泛,尤其是高层建筑效果更加明显。通过针孔摄像头采集的图像,经过图像识别技术集成模块预处理是否存在人体轮廓发出相应信号,并把此信号电梯运行控制系统发送指令,干预电梯运行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电梯智能运行控制策略。
背景技术
随着大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其高层建筑也是越来越多,电梯作为一种方便快速地运送人员或货物的产品被广泛应用,同时人们对电梯的智能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电梯运行控制策略越来越不能满足智能化的要求。因此,研究一种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智能运行控制策略,使其在采用高效控制策略作用下安全、稳定、智能运行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现阶段,电梯运行控制系统多采用单一的执行指令的状态,智能化程度不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如果有人在触发电梯指令后由于某种原因突然离开电梯周围,而电梯还在单一的继续完成指令,即增加了电梯的启停次数,不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也增加了其他楼层人员的等待时间,不符合提高效率的社会要求。这种现象的缺点尤其在高层建筑的电梯上显得格外突出,因此,人们非常迫切的需要在电梯智能运行方面有所创新,为电梯智能运行自动控制领域提供新的思想。于此,研究基于图像识别的电梯智能运行控制策略对进一步实现电梯智能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电梯智能运行控制策略,其实现设备包括针孔摄像头,图像自动识别技术,电梯上行或下行控制策略,通过电梯门框处针孔摄像头捕捉到一定区域内图像,利用图像自动识别技术判断在有人触发电梯上行或下行指令后是否在电梯门周围等候,发出相应信号干预电梯的控制策略进而决定电梯运行状态。
优选的,针孔摄像头采集电梯外一定区域内图像,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判断其是否有人的轮廓图样,并向电梯控制系统发出相应干预信号。
优选的,从有人触发当前楼层上行或下行指令开始,针孔摄像头开始工作,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采集图像信号,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判断是否有人在电梯外等候,若图像识别不出人的轮廓图像,则向电梯控制系统发出执行次级指令或停止运行等待下一次指令的信号。
优选的,从有人触发当前楼层上行或下行指令开始,针孔摄像头开始工作,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采集图像信号,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判断是否有人在电梯外等候,若图像可以连续识别出人的轮廓图像,则向电梯发出继续运行指令至执行指令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电梯智能运行控制策略,可以运行在现有的任何建筑物的各类型电梯运行控制系统上,应用范围广泛,尤其是高层建筑效果更加明显。通过针孔摄像头采集的图像,经过图像识别技术集成模块预处理是否存在人体轮廓发出相应信号,并把此信号电梯运行控制系统发送指令,干预电梯运行状态。具有原理简单,成本低廉,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电梯智能运行控制策略;
图2为电梯门框处的针孔摄像头图像采集系统;
图3为图像自动识别技术的集成模块;
图4为下行电梯的干预智能运行状态;
图5为上行电梯的干预智能运行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29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