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窗户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12266.1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3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甫仁;陈冠廷;张远艳;夏文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谢成律师事务所 50224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动态矩阵控制 室内环境参数 窗户 窗户控制 动态矩阵 室外环境 开度 算法 室内环境条件 预测控制模型 自适应控制 标准输出 对象预测 反馈调节 模型预测 前馈控制 响应向量 预先控制 判定 输出 智能 | ||
1.一种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窗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建立可控对象和不可控对象的模型,具体如下:
通过在室内设置感应模块,获取可控对象的阶跃响应的数据,所述实时的可控对象的阶跃响应的采样值的表达式为
ai=a(it),i=1,2,…,N (1)
通过与气象局数据库联网,获取不可控对象的阶跃响应的数据,所述实时的不可控对象的阶跃响应的采样值的表达式为
bi=b(it),i=1,2,…,N (2)
其中,ai表示可控对象第i时刻的阶跃响应的数据,bi表示不可控对象第i时刻的阶跃响应的数据,N为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建模时域,t为采样周期;
根据(1)式,建立可控对象的模型向量a:
a=[a1,a2,…,aN]T (3)
根据(2)式,建立可控对象的模型向量b:
b=[b1,b2,…,bN]T (4)
S2:利用(3)式建立可控对象的动态矩阵A,利用(4)式建立不可控对象的动态矩阵B:
所述A的表达式为
其中,A为P×M阶的动态矩阵,ai表示可控对象第i时刻的阶跃响应的数据,P为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优化时域,M为动态矩阵控制算的控制时域,M<P<N;
所述B的表达式为
其中,B为P×P阶的动态矩阵,bi为不可控对象第i时刻的阶跃响应数据;
S3:获得k时刻的初始期望向量wP(k);其中,k时刻为本方法的初始启动时刻;
S4:获得k时刻的输入的不可控增量Δv(k):
Δv(k)=v(k)-v(k-1) (7)
其中,v(k)为k时刻的不可控对象值,v(k-1)为k-1时刻的不可控对象值;
S5:获得新的期望向量w*P(k):
w*P(k)=wP(k)-BΔvP(k) (8)
其中,P为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优化时域;
S6:获得k时刻的输入的可控增量Δu(k):
Δu(k)=dT[w*P(k)-y'P0(k)] (9)
其中,dT表示控制系数向量,上标T为转置符号;y'P0(k)表示k时刻的预测初始响应向量,y'0(k+1|k)、y'0(k+2|k)、…、y'0(k+P|k) 分别表示k时刻对k+1、k+2、…、k+P时刻的初始预测值;P为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优化时域,N为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建模时域,M<P<N,M为动态矩阵控制算的控制时域;
S7:获得可控对象k+1时刻的模型预测初始响应向量y'N0(k+1),具体如下:
首先得到k时刻的加入控制增量Δu(k)和不可控增量Δv(k)后的模型预测值y'N1(k),具体如下:
y'N1(k)=y'N0(k)+aΔu(k)+bΔv(k) (10)
其中,y'1(k+1|k)、y'1(k+2|k)、…、y'1(k+N|k)分别表示可控对象在k时刻对k+1、k+2、…、k+N时刻加入控制增量Δu(k)和不可控增量Δv(k)的模型预测值;y'0(k+1|k)、y'0(k+2|k)、…、y'0(k+N|k)分别表示k时刻对k+1、k+2、…、k+N时刻的初始预测值,Δu(k)为k时刻的输入的控制增量,Δv(k)为k时刻的输入的不可控增量;
接着得到k+1时刻的模型预测误差值e(k+1):
e(k+1)=y(k+1)-y'1(k+1|k) (11)
其中,y(k+1)表示k+1时刻的实际输出值;
然后得到k+1时刻的模型输出的修正值y*(k+1):
y*(k+1)=y'N1(k)+He(k+1) (12)
其中,y*(k+1|k+1)、y*(k+2|k+1)、…、y*(k+N|k+1)分别表示可控对象在k+1时刻对第k+1、k+2、…、k+N时刻模型的修正值;H为由权系数组成的N维校正向量。
最后得到得k+1时刻的模型预测初始响应向量y'N0(k+1)和k+1时刻的预测初始响应向量y'P0(k+1):
y'N0(k+1)=Sy*(k+1) (13)
其中,S为N×N阶的状态转移矩阵;所述y'P0(k+1)为包含有y'N0(k+1)前P项元素的向量。
S8:获得可控对象在M个连续的控制增量Δu(k)、Δu(k+1)、…、Δu(k+M-1)和在P个连续的不可控增量Δv(k)、Δv(k+1)、…、Δv(k+P-1)下的预测输出值y'PM(k+1):
y'PM(k)=y'P0(k)+AΔuM(k)+BΔvP(k) (14)
其中,y'P0(k)表示k时刻的预测初始响应向量,y'M(k+1|k)、y'M(k+2|k)、…、y'M(k+P|k)为k时刻对k+1、k+2、…、k+P时刻的模型预测输出值;
S9:判断y'PM(k)是否在标准输出值范围内,若不在,则控制窗户开度增大;若在,不对窗户开度进行调整;
S10:在下一时刻,依照步骤S3至S9继续求解新的y'PM(k+1)的值并根据y'PM(k+1)的值对窗户开度进行控制,依次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22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