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棉基复合吸声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11288.6 | 申请日: | 2018-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5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龙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75/08 | 分类号: | C08L75/08;C08L83/07;C08L67/04;C08K13/04;C08K7/26;C08K3/04;C08K7/06;C08K3/32;C08K3/22;C08J9/10;C08G18/76;C08G18/66;C08G18/48;C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魏秀莉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吸声材料 吸声材料 混合物 玻璃棉 制备 硅橡胶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甲苯二异氰酸酯 聚己内酯二元醇 聚四氢呋喃二醇 多孔二氧化硅 二羟甲基丙酸 聚对苯乙炔 聚铝硅氧烷 纳米氧化镁 三聚磷酸钠 制备混合物 玻璃纤维 二甲氨基 甲氨甲基 甲基硅油 吸声系数 硼纤维 石墨烯 碳纤维 乙基醚 苯酚 丙酮 拉伸 吸声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棉基复合吸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聚四氢呋喃二醇、多孔二氧化硅、石墨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二羟甲基丙酸、双二甲氨基乙基醚丙酮、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制备混合物A;(2)使用混合物A、玻璃纤维、硅橡胶、硼纤维、碳纤维、三聚磷酸钠、水溶液、聚对苯乙炔、聚铝硅氧烷、纳米氧化镁、甲基硅油、聚己内酯二元醇、2,4,6‑(二适甲氨甲基)苯酚制得吸声材料。本发明制得的吸声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吸声效果,其拉伸强度高达85.6 MPa,弯曲强度高达85.6 MPa,吸声系数高达0.95,因此本发明制得的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吸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棉基复合吸声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着产生,噪音污染就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对人类的一大危害。噪音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三个主要环境问题。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机会暴露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噪音中,噪音不仅会影响听力,也会影响心脏血管的健康,睡眠的品质,甚至胎儿的发育等。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屏障,一部分会被反射,另一部分会被吸收,提高建筑材料对声波的吸收率,对于减少噪声污染是有利的。常见的吸声建材包括有:木屑板、混凝土板、珍珠岩板等,但是这类吸声建材板都有各种不足:例如,吸声率低、耐腐蚀性能差、成本高。玻璃棉具有良好的吸声效果,在吸声材料的制备中具有普遍的应用,然而玻璃棉的机械强度较差,长期使用容易出现玻璃纤维丝断裂的问题,从而影响吸声效果,因此,高强度、多功能的吸声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棉基复合吸声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棉基复合吸声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反应瓶中加入80份聚四氢呋喃二醇,于真空条件下进行脱水处理25min,然后向反应瓶中加入10-20份多孔二氧化硅、8-15份石墨烯、20份质量比为3:5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8份二羟甲基丙酸、1份双二甲氨基乙基醚、50mL丙酮,在搅拌的状态下加热到85-90℃,冷凝回流反应5h后,将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然后再向反应体系中添加15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于室温条件下搅拌反应1.5h,将反应溶液在旋转蒸发仪上进行旋转蒸发,去除体系中的丙酮溶液,即得混合物A;
(2)将步骤(1)制得的混合物A、玻璃纤维9-14份、硅橡胶6-10份、硼纤维7-13份、碳纤维4-9份、三聚磷酸钠8-16份加入20-40份的水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混合20-40min,然后向反应体中依次加入聚对苯乙炔3-7份、聚铝硅氧烷2-5份、纳米氧化镁2-7份、甲基硅油3-6份、聚己内酯二元醇5-10份、2,4,6-(二适甲氨甲基)苯酚3-8份,继续搅拌反应1-2h,最后向反应物中加入发泡剂2-4份混匀,然后倒入模具中发泡成型,待熟化后从模腔中取出即得复合吸声吸波材料。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多孔二氧化硅为15份、石墨烯为11.5份。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各原料的重量份为玻璃纤维12份、硅橡胶8份、硼纤维10份、碳纤维7份、三聚磷酸钠12份、水溶液30份、聚对苯乙炔5份、聚铝硅氧烷3.5份、纳米氧化镁4.5份、甲基硅油4.5份、聚己内酯二元醇7.5份、2,4,6-(二适甲氨甲基)苯酚6份、发泡剂3份。
优选的,所述发泡剂为质量比为8:3的偶氮二甲酰胺和硬脂酸锌。
优选的,所述硅橡胶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或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橡胶。
优选的,所述多孔二氧化硅的孔隙大小为10-50nm。
优选的,所述碳纤维的长度为3-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龙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龙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12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