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MMA/ASA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10239.0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4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昌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5/00 | 分类号: | C08F285/00;C08F212/08;C08F220/14;C08F220/4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闯;葛莉华 |
地址: | 261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mma asa 接枝 共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MMA/ASA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PMMA/ASA复合材料技术领域。上述PMMA/ASA接枝共聚物包括四层,其中:第一层为玻璃态聚合物芯,第二层为接枝到所述玻璃态聚合物芯上的橡胶共聚物,第三层为接枝到所述橡胶共聚物上的玻璃态聚合物,第四层为接枝到所述第三层上的玻璃态聚合物。本发明PMMA/ASA接枝共聚物具有高抗冲、加工性能优异、光泽度高、透明度良好和颜料亲和性良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MMA/ASA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MMA/ASA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由MMA单体聚合成的PMMA(有机玻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透明结构材料,它具有透明度高、耐候性好、物理机械性能比较均衡、加工性能优异等优点。然而,它尚存在耐热性差、易吸潮、冲击性能差等缺点。ASA树脂是一种由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橡胶组成的于上世纪70年代研制成功的三元聚合物,属于抗冲改性树脂。ASA是美国通用电气(GE)下属的通用塑料集团的一种主要产品,并于2002年8月以Geloy的注册商标将其作为共挤原材料推向中国PVC彩色共挤型材市场。优点是抗冲击性高,但透明度差,几乎不透。
现有技术中,PMMA/ASA复合材料也有相关报道:
专利CN101838435B公开了一种用于PVC型材共挤表层的PMMA/ASA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所述的PMMA/ASA合金材料由下列质量配比的原料组分制成:扩链剂0.5~3%,无机纳米粒子0~5%,用量为无机纳米粒子的质量的0~3%的偶联剂,余量为PMMA树脂和ASA树脂;所述PMMA树脂和ASA树脂的质量配比为1:0.25~4;所述的PMMA树脂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所述的ASA树脂即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所述的扩链剂含有可以和羧基反应的基团。该发明所述的PMMA/ASA合金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光泽性、耐摩擦磨损等优良性能。
CN107118480A公开了一种PMMA/ASA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PMMA/ASA复合材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PMMA 49-82%;ASA 10-25%;增韧剂5-20%;抗氧剂0.2-0.4%;光稳定剂0.3-0.6%;耐刮擦剂1-2%;色粉1-2%;加工助剂0.5-1%。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上述成分及其含量分别称取各成分原料,并混合处理后得混合物料;将所述混合物料投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挤出造粒。该复合材料整体性能刚韧平衡、强度高、耐刮擦性、有韧性、外观靓丽,非常适合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和其它户外用品等领域。
现有技术中,PMMA/ASA复合材料均是将PMMA树脂、ASA树脂和冲击改性剂分开加到挤出机中,生产效率低,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MMA/ASA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PMMA/ASA接枝共聚物具有高抗冲、加工性能优异、光泽度高、透明度良好和颜料亲和性良好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PMMA/ASA接枝共聚物,包括四层,其中:第一层为玻璃态聚合物芯,第二层为接枝到所述玻璃态聚合物芯上的橡胶共聚物,第三层为接枝到所述橡胶共聚物上的玻璃态聚合物,第四层为接枝到所述第三层上的玻璃态聚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玻璃态聚合物芯总量为5-10份;所述第二层单体总量为20-40份;所述第三层单体总量为5-20份;所述第四层单体总量为30-7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昌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昌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02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