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MMA/ASA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10239.0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4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昌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5/00 | 分类号: | C08F285/00;C08F212/08;C08F220/14;C08F220/4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王闯;葛莉华 |
地址: | 261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mma asa 接枝 共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PMMA/ASA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PMMA/ASA接枝共聚物的第一层玻璃态聚合物芯的制备
将第一层组分和交联剂混合均匀,形成单体组合物,然后在氮气氛围下将去离子水加入至反应器中,加热至50-90℃,然后向反应器中加入一半的单体组合物和全部的乳化剂,搅拌均匀,然后加入一半的引发剂,加热回流反应,然后在加入另一半的单体组合物和引发剂,进行进一步的加热回流反应,回流反应结束后,保温一段时间,生成种子乳液,即PMMA/ASA接枝共聚物的第一层玻璃态聚合物芯;
步骤2:PMMA/ASA接枝共聚物的第二层橡胶共聚物的制备
取步骤1产物加入反应器中,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在氮气氛围下升温至50-90℃,然后加入乳化剂、交联剂和第二层组分混合物,搅拌均匀后,加入引发剂,进行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保温一段时间,就制得PMMA/ASA接枝共聚物的第二层橡胶聚合物;
步骤3:PMMA/ASA接枝共聚物的第三层玻璃态聚合物的制备
向步骤2的反应器中加入第三层组分、交联剂和乳化剂,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引发剂,进行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保温一段时间,就制得PMMA/ASA接枝共聚物的第三层玻璃态聚合物;
步骤4:PMMA/ASA接枝共聚物的第四层玻璃态聚合物的制备
将第四层组分和链转移剂混合均匀,形成第四层组合物;然后向步骤3中的反应器中加入一半的乳化剂和一半的第四层组合物,搅拌均匀后,加入一半引发剂进行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再加入另一半乳化剂和第四层组合物以及引发剂,进行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保温一段时间,得到PMMA/ASA接枝共聚物的第四层玻璃态聚合物;
步骤5:将步骤4产物烘干粉粹或直接乳液喷粉,得到PMMA/ASA接枝共聚物;
所述第一层为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和含1-20个碳原子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共聚物;
所述第二层为丙烯酸酯类和/或丁二烯中至少一种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所述第三层为芳香族乙烯基单体、不饱和腈基单体和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至少三种单体的共聚物;
所述第四层是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腈的三种单体的共聚物;
所述第一层玻璃态聚合物芯总量为5-10份;所述第二层单体总量为20-40份;所述第三层单体总量为5-20份;所述第四层单体总量为30-7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MMA/ASA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3中,交联剂为甲基丙烯酸不饱和酯类、多元醇类或烯类单体中的一种或几种,占各层单体的0.5wt%-2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MMA/ASA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链转移剂为脂肪族硫醇或氨基化合物、α-甲基苯乙烯线性二聚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链转移剂的用量为第四层组分用量的0.2wt%-2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MMA/ASA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4中,乳化剂为磺酸盐、羧酸盐、硫酸酯盐、磷酸及其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乳化剂用量为各层单体总量的2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MMA/ASA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4中,所述引发剂为水溶性引发剂,所述引发剂用量为各层单体总量的0.1wt%。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MMA/ASA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引发剂为过硫酸盐、过氧化氢或水溶偶氮类引发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MMA/ASA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引发剂为过硫酸钾、过硫酸钠、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偶氮二氰基戊酸,或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昌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昌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102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