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噻菌铜与噻霉酮的杀菌组合物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7902.1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0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罗昌炎;詹姆斯.T.布里斯托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824 | 分类号: | A01N43/824;A01N43/80;A01P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品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0 | 代理人: | 奚晓宁;陆群 |
地址: | 21530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噻菌铜 噻霉酮 杀菌 组合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噻菌铜与噻霉酮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降低或防止水稻被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形成的毒素侵染的用途。所述含噻菌铜与噻霉酮的杀菌组合物以该组合对降低或防止水稻被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形成的毒素侵染存在协同增效效果的比例以种子处理、叶面施用、茎施用、浸透、滴注、浇注、喷射、喷雾、撒粉、散布或发烟等方式处理水稻种子及幼苗、水稻植株、水稻叶梢、意欲种植水稻的土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噻菌铜与噻霉酮的杀菌组合物在降低或防止水稻被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athovar oryzicola)侵染的用途。
背景技术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危害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原菌是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athovar oryzicola)。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是黄单胞菌属稻黄单胞菌的一个变种。国内外对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致病机理的研究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为了降低或防止水稻被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侵染,当前使用的措施主要为:
(I)加强种子的检疫工作,在生产运输的过程中要防止带病菌的种子远距离传播;
(II)如果条件允许,可3年进行水旱轮作;
(III)选择抗病良种;
(IV)农药的防治;
(V)农药防治忌灌串水和深水;
(VI)观察水稻种植区的水稻生长情况,特别是在有过发病史的区域,一旦发现马上喷药,防止病情的蔓延。
然而,这些措施并不令人满意且效力并不可靠,尤其当盛行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细菌侵染时。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杀菌组合物用于降低或防止水稻被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形成的毒素侵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含有噻菌铜与噻霉酮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降低或防止水稻被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形成的毒素的侵染的用途。
一种含有噻菌铜与噻霉酮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降低或防止水稻种子及幼苗、水稻植株、水稻叶梢、意欲种植水稻的土壤被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形成的毒素侵染的用途。
惊人的是,已经发现联合使用噻菌铜与噻霉酮,用于降低或防止水稻被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形成的毒素的侵染中显示协同增效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噻菌铜与噻霉酮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降低或防止水稻被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形成的毒素侵染的用途,其中含噻菌铜与噻霉酮的杀菌组合物以该组合对降低或防止水稻被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形成的毒素侵染存在协同增效效果的比例使用。
一种含有噻菌铜与噻霉酮的杀菌组合物在降低或防止水稻被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形成的毒素侵染的用途,所述噻菌铜和噻霉酮的重量配比优选为1:1-50:1,更优选5:1-45:1,更优5:1-40:1,更优选5:1-35:1,更优选5:1-30:1,更优选5:1-25:1,更优选5:1-20:1,更优选8:1-15:1。
所述含有噻菌铜和噻霉酮的杀菌组合物,其剂型为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悬乳剂、微囊剂、种衣剂、微乳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泡沫剂、膏剂、气雾剂、超低容量喷雾液、颗粒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或防止水稻被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形成的毒素侵染的方法,用一种含有噻菌铜和噻霉酮的杀菌组合物处理水稻种子及幼苗、水稻植株、水稻叶梢、意欲种植水稻的土壤。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或防止水稻被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形成的毒素侵染的方法,用一种含有噻菌铜和噻霉酮的杀菌组合物以种子处理、叶面施用、茎施用、浸透、滴注、浇注、喷射、喷雾、撒粉、散布或发烟等方式处理水稻种子及幼苗、水稻植株、水稻叶梢、意欲种植水稻的土壤。
发明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79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