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应力耐腐蚀索具用不锈钢材料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903351.1 | 申请日: | 2018-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3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马存进;马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华鑫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3/06 | 分类号: | C22C33/06;C22C38/44;C22C38/48;C22C38/5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许益民 |
| 地址: | 2257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材料 耐腐蚀 耐应力 索具 中频感应熔炼 电渣重熔 稀土元素 制备 化学元素组成 综合力学性能 质量百分比 元素组成 综合性能 耐蚀性 备料 热轧 优化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耐应力耐腐蚀索具用不锈钢材料,其化学元素组成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Cr:24‑26%,Ni:2.5‑5.5%,Mo:3.5‑4.5%,N:0.24‑0.3%,Ti≤0.2%,Nb≤0.2%,稀土元素≤0.01%,余量为Fe。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一种耐应力耐腐蚀索具用不锈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备料、中频感应熔炼、电渣重熔和热轧。本发明采用优化的元素组成及含量,添加适量的铌、钼和稀土元素等,提高耐蚀性的同时,使其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制备方法上采用中频感应熔炼+电渣重熔的工艺,减少杂质和有害相,从而确保得到较好的综合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应力耐腐蚀索具用不锈钢材料。
背景技术
当前,索具已被广泛应用在冶金、起重运输、建筑行业,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起重必需品。索具的承重强度是索具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在市面上的索具承重能力低下,无法保证吊装的安全可靠性,不能完全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耐应力耐腐蚀索具用不锈钢材料。
本发明的一种耐应力耐腐蚀索具用不锈钢材料,其化学元素组成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Cr:24-26%,Ni:2.5-5.5%,Mo:3.5-4.5%,N:0.24-0.3%,Ti≤0.2%,Nb≤0.2%,稀土元素≤0.01%,余量为Fe。
本发明另一方面的一种耐应力耐腐蚀索具用不锈钢材料的制备方法,该耐应力耐腐蚀索具用不锈钢材料的化学元素组成及质量百分比含量如上所述,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备料:按照上述元素质量百分比准备原料,并加热烘干;准备渣料,渣料为石灰、萤石、硼砂和少量硅钙,石灰与萤石的质量比为3:1,硅钙作为脱氧剂加入,硅钙的质量占渣料总质量的1-3%,保持白渣即可;
S2.中频感应熔炼:将纯铁、镍板连同渣料放入中频感应炉中,待熔化成铁水后,加入铬铁中间合金、钼铁等及其他元素,熔化后静置,测试钢液中的氮含量;
S3.电渣重熔:中频感应熔炼后将钢液浇注成坯锭进行电渣重熔,进一步净化钢锭,降低钢的杂质;
S4.热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耐应力耐腐蚀索具用不锈钢材料,采用优化的元素组成及含量,添加适量的铌、钼和稀土元素等,提高耐蚀性的同时,使其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制备方法上采用中频感应熔炼+电渣重熔的工艺,减少杂质和有害相,从而确保得到较好的综合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索具用不锈钢材料,其化学元素组成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Cr:24%,Ni:2.5%,Mo:3.5%,N:0.24%,Ti:0.1 %,Nb:0.1 %,稀土元素:0.005%,余量为Fe。
本实施例的索具用不锈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备料:按照上述元素质量百分比准备原料,并加热烘干;准备渣料,渣料为石灰、萤石、硼砂和少量硅钙,石灰与萤石的质量比为3:1,硅钙作为脱氧剂加入,硅钙的质量占渣料总质量的1-3%,保持白渣即可;
S2.中频感应熔炼:将纯铁、镍板连同渣料放入中频感应炉中,待熔化成铁水后,加入铬铁中间合金、钼铁等及其他元素,熔化后静置,测试钢液中的氮含量;
S3.电渣重熔:中频感应熔炼后将钢液浇注成坯锭进行电渣重熔,进一步净化钢锭,降低钢的杂质;
S4.热轧。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华鑫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华鑫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33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