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配置用于检测BMS功能的电池仿真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2653.7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2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梦;黄和成;姚志伟;曾伟雄;陈慕贞;陈锋;崔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仿真系统 仿真模块 电池单体电压 绝缘电阻 温度仿真 控制器 可配置 检测 电池 系统数据采集 电化学特性 硬件接口板 仿真电池 故障诊断 可配置的 数学模型 协议标准 正常通讯 综合评价 电池SOC 总电压 整车 充电 估算 配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配置用于检测BMS功能的电池仿真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dSPACE控制器、电池单体电压仿真模块、温度仿真模块、绝缘电阻仿真模块。dSPACE控制器通过MicroAutoBox硬件接口板与电池单体电压仿真模块、温度仿真模块、绝缘电阻仿真模块相连。该电池仿真系统与待测BMS相连,用于检测BMS系统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精度、SOC估算的准确性、故障诊断的正确性、充电是否符合协议标准、能否与整车进行正常通讯等,从而对待测BMS系统的性能做出综合评价。该电池仿真系统是可配置的,可以根据所要仿真的电池种类、总电压、容量,建立电池的数学模型或直接利用实验所得的数据,得到不同电化学特性的电池SOC‑VOC特性,从而自行配置所仿真电池的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管理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配置用于检测BMS功能的电池仿真系统及方法。适用于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混合动力能源、混合储能系统等领域BMS系统的检测,对待测BMS的性能系统做出综合评价。
背景技术
现今,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巨大难题,电动汽车以其绿色、环保的特点越来越受到青睐,动力电池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特点,成为电动汽车的主要储能介质。在传统的BMS(电池管理系统)开发中,通常需要预先制作一个完整的电池包来对BMS进行评估和验证。CN207517770U的专利文献就公开了相关的技术,其设置电池存放格和BMS模块存放区,通过将控制主板和通讯转换板插在外壳内部,方便更换控制主板和通讯转换板,为了验证BMS估算SOC的准确性,会采用某些标准行使工况(如NEDC、WLTC等)对特定的电池包进行充/放电试验。然而,这些充/放电试验通常比较耗时。另外,有些电池包的故障(如接地短路,电池热失控)在开发阶段很难模拟,因此,很难验证BMS对各种故障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是否有效。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个电池包,其电池的种类、数量、容量等都是确定的,整个电池包一旦完成就很难再更改,所以整个BMS的开发平台就变得非常昂贵,笨重,目标单一。
在公开号为CN207409616U的专利文献里也公开了相关的技术,其集成了BMS的单体电池信号仿真、温度信号仿真及绝缘信号仿真功能,通过内置电子负载及高精度电流采集功能,实现BMS的主动及被动均衡测试。在公开文献中关于电池仿真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检测BMS系统所采集数据的准确性、故障诊断的正确性、BMS保护动作的可靠性、对各继电器控制的可靠性等。然而,BMS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对电池包SOC的估算,在公开文献中却鲜有讨论。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动力电池其化学特性差异很大,外在表现就是不同的SOC-VOC特性。电池仿真系统如果不能体现电池的SOC-VOC特性,那么就不可能判断BMS系统对SOC估算的准确性。进一步的,如果电池仿真系统只能体现一种电池的SOC-VOC特性,那么它的应用范围就非常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配置的电池仿真系统,可以自行定义电池的SOC-VOC特性,使得该电池仿真系统具有灵活性、可配置性,可以为BMS的开发和检测提供一个低成本的平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配置用于检测BMS功能的电池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dSPACE控制器,其包括GUI界面,CAN通讯模块,以及多个设置功能模块,用于通过所述GUI界面进入多个设置功能模块,进行检测功能的设置,并接收待测BMS的检测数据信息;
仿真处理单元,用于接收dSPACE控制器的控制命令,输出相应的物理量用于检测待测BMS,各通道真实的输出值将作为测量的参考值,并通过CAN通讯模块传递给dSPACE控制器;
dSPACE控制器接收并记录待测BMS发送的检测数据信息,并与测量的参考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待测BMS对于各信号的检测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未经香港生产力促进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26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