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孔隙喉道网络模型驱替模拟中驱油效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01833.3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7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吕伟峰;贾宁洪;王智刚;李彤;刘庆杰;杨济如;杨胜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刘飞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孔隙 喉道 网络 模型 模拟 中驱油 效率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孔隙喉道网络模型驱替模拟中驱油效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孔隙喉道介质的特征参数,并根据所述特征参数构建二维孔隙喉道网络模型;驱替模拟所述二维孔隙喉道网络模型的渗流规律;在模拟所述渗流规律的过程中,当确认所述二维孔隙喉道网络模型内喉道单元的顶点压力达到临界压力值时,使对应的喉道单元张开而形成裂缝,以更新所述二维孔隙喉道网络模型;在模拟所述渗流规律的过程中,实时获取不同阶段的二维孔隙喉道网络模型的驱油效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孔隙喉道网络模型驱替模拟中确定驱油效率并可以提高驱替模拟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非常规油气藏开发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孔隙喉道网络模型驱替模拟中驱油效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非常规油气藏的开发研究对于我国能源具有战略意义,它们的储层都具有双重多孔介质的特征,微孔隙分布与动态微孔隙开启、扩展对于渗流的影响研究是解决这些资源开发的关键。对于这些复杂的孔隙结构特征的非常规油气藏的开发问题,很难单纯从宏观的渗流理论去解决,因此,从微观结构特征以及微观渗流机理上开展研究,将是一个新的突破口。
目前,在基于微观结构特征以及微观渗流机理的非常规油气藏开发模拟中,所用的孔隙喉道网络模型主要有等效连续体模型、离散网络模型、混合模型以及逾渗模型和孔隙喉道网络模型。其中,基于逾渗理论的孔隙喉道网络模型在常规油气藏开发机理的认识上已体现出一定的优势。然而,由于油藏开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这些孔隙喉道网络模型并没有考虑动态喉道开裂的过程,其驱替模拟过程与实际驱替过程有一定误差。为此,需要建立动态的孔隙喉道网络模型,而在基于动态的孔隙喉道网络模型的驱替模拟中,如何确定驱替模拟中的驱油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孔隙喉道网络模型驱替模拟中驱油效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孔隙喉道网络模型驱替模拟中确定驱油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孔隙喉道网络模型驱替模拟中驱油效率的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孔隙喉道介质的特征参数,并根据所述特征参数构建二维孔隙喉道网络模型;
驱替模拟所述二维孔隙喉道网络模型的渗流规律;
在模拟所述渗流规律的过程中,当确认所述二维孔隙喉道网络模型内喉道单元的顶点压力达到临界压力值时,使对应的喉道单元张开而形成裂缝,以更新所述二维孔隙喉道网络模型;
在模拟所述渗流规律的过程中,实时获取不同阶段的二维孔隙喉道网络模型的驱油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孔隙喉道网络模型驱替模拟中驱油效率的确定方法,所述实时获取不同阶段的二维孔隙喉道网络模型的驱油效率,包括:
根据公式计算不同阶段的二维孔隙喉道网络模型的驱油效率;
其中,Ed为二维孔隙喉道网络模型的驱油效率,Swi为二维孔隙喉道网络模型的束缚水饱和度,Sor为二维孔隙喉道网络模型的残余油饱和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孔隙喉道网络模型驱替模拟中驱油效率的确定方法,还包括:
在模拟所述渗流规律的过程中,实时获取所述二维孔隙喉道网络模型的注入PV数。
本申请实施例的孔隙喉道网络模型驱替模拟中驱油效率的确定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二维孔隙喉道网络模型的注入PV数及驱油效率进行关系拟合,获得注入PV数于驱油效率的关系曲线。
本申请实施例的孔隙喉道网络模型驱替模拟中驱油效率的确定方法,所述实时获取所述二维孔隙喉道网络模型的注入PV数,包括:
根据公式获取所述二维孔隙喉道网络模型在第n驱替步的总注入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18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