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墙板及屋面板及其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00933.4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3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沈寅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晨基住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E04C2/292;E04C2/34;B29K7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鄞州全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2 | 代理人: | 楼瑜舟;刘永斌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面板 板面 发泡聚氨酯 复合墙板 制造工艺 龙骨 墙板 减震 保温防水 承重能力 建筑领域 两侧板面 支撑 填充 保温 防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墙板及屋面板及其制造工艺,涉及建筑领域,其包括两侧的板面以及支撑于板面之间的龙骨,其特征在于,板面之间填充满了硬性发泡聚氨酯,墙板或屋面板在龙骨的支撑下能够具有较好的承重能力,而两侧板面之间填充的硬性发泡聚氨酯具有质量轻、减震、防水、保温等特性,能够有效的减轻墙板或屋面板的自重,同时使其具备保温防水等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墙板及屋面板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建筑行业中,墙板的建造不外乎是木结构墙板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墙板,由于木结构墙板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且只适用于底层的建筑,因此被使用最多应用最广的当属钢筋混凝土结构墙板,其不会受到像白蚁侵蚀之类的影响,有较好的稳定性,但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墙板由于自重大,在一些特殊地形进行建造时就容易发生运输困难的情况,同时也由于自重大,在现场施工时往往需要通过大型设备进行施工,如此不仅施工需要挑地形,同时由于大型设备施工不灵活也会导致施工周期相对较长,且大型设备施工时会发出较大的声音,会带来噪音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重轻,模块化生产,能够方便运输及现场装配的复合墙板及屋面板及其制造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墙板及屋面板,包括两侧的板面以及支撑于板面之间的龙骨,其特征在于,板面之间填充满了硬性发泡聚氨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墙板或屋面板在龙骨的支撑下能够具有较好的承重能力,而两侧板面之间填充的硬性发泡聚氨酯具有质量轻、减震、防水、保温等特性,能够有效的减轻墙板或屋面板的自重,同时使其具备保温防水等品质。
优选的,所述板面为金属材质的蒙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蒙皮效应的作用下能够有效的提升墙板或屋面板整体的结构强度。
优选的,所述龙骨与板面之间放置有支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块的支撑作用下,龙骨和板面之间形成空隙,由于硬性发泡聚氨酯有粘合的作用,如此在硬性发泡聚氨酯填充时便会同时填充进龙骨和板面之间的空隙中,增加了硬性发泡聚氨酯与两者的接触面积,达到更为有效的粘合效果。
优选的,板面与龙骨所形成的主体的一侧有长度为10cm~20cm的凸起结构,相对一侧有与之相匹配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墙板与墙板之间,或屋面板与屋面板之间,能够通过所述的凸起结构和凹槽的配合起到榫接的效果,从而达到方便现场装配的目的,而所述凸起结构的长度是最为优选的长度,能够在保证不影响墙板或屋面板主体稳定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确保墙板或屋面板在完成装配之后连接的稳定程度。
一种复合墙板及屋面板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0,准备材料以及模具;
S20,将板面、支撑块、龙骨依次放入模具中;
S30,将模具合模;
S40,通过高压向模具内瞬间注入硬性发泡聚氨酯;
S50,在模具合模状态下保温;
S60,出模后在保温状态下放至固化成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做到通过较少的工序,实现墙板或屋面板模块化的工厂化生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同时通过模具生产确保了产品生产的精准性。
优选的,所述S10中的模具表面有用于注入硬性发泡聚氨酯的注入孔以及若干排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晨基住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晨基住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009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