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路面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91318.1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4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时申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18 | 分类号: | E01C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浙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5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0142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路面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路面快速修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沥青路面修复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修复路面清扫干净,并测量确定待修复路面的范围和深度;通过路面修复装置对路面进行破碎、填料和辊压,完成路面修复;在修复过程中,添加沥青再生剂,对粉碎的沥青进行还原,从而实现原有的沥青的重复利用,节省沥青的消耗量;设置障碍保护,待路面固化后即完成修复。本发明能够实现公路路面的快速修复,工作效率高、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路面快速修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沥青路面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公路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的养护任务日益繁重。而我国公路又以沥青路面为主,沥青路面在道路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从乡村道路到城市道路,从三级公路到高速公路,均普遍采用。但由于沥青混凝土材质本身的差异,以及受设计、施工及养护水平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沥青路面常常出现裂缝、松散、沉陷、开裂、泛油、车辙、坑槽等病害。这些病害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行车速度、行车安全,缩短了沥青路面使用寿命,从而造成路面使用年限的缩短。但是现有的修复方法、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工,不能快速有效的对路面进行修复。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沥青路面修复方法,本发明用于提供一种沥青路面修复方法,实现对破损公路路面的快速修复。本方法中采用的路面修复装置首先通过敲击头来确定待修复路面的范围,并对待修复路面的边沿进行局部破碎,使待修复路面和完整路面分离开,再通过锤头实现待修复路面的全面粉碎,然后将沥青融化并根据情况补充填料,修复效率高,同时降低了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修复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修复路面清扫干净,并测量确定待修复路面的范围和深度;
步骤二:步骤一完成后,通过路面修复装置对路面进行破碎、填料和辊压,完成路面修复;
步骤三:在步骤二修复过程中,添加沥青再生剂,对粉碎的沥青进行还原,从而实现原有的沥青的重复利用,节省沥青的消耗量;
步骤四:步骤二完成后,设置障碍保护,待路面固化后即完成修复;
其中,步骤二中所述的路面修复装置包括车架、行走轮、刺破单元、粉碎单元、填料箱和碾压辊,所述刺破单元安装在车架上,刺破单元用于对破损路面的边缘进行敲击,确定路面破损的范围,同时避免在修复过程中对完好的路面部分造成破坏;所述粉碎单元安装在车架上,粉碎单元位于刺破单元的后方,粉碎单元用于将经刺破单元敲击的破损路面进行全面粉碎;所述填料箱用于对经粉碎单元粉碎后的待修复路面根据实际需要添加沥青,重新修复路面;所述碾压辊安装在车架的下方,碾压辊位于填料箱的后方,碾压辊用于对路面进行碾压,将路面压实、完成路面的修复;其中,
所述刺破单元包括旋转电机、转动柱、丝杆、调节电机、滑块、伸缩杆和敲击块,所述转动柱竖直安装在车架下方,转动柱在外圆周表面沿轴线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旋转电机安装在车架上,旋转电机用于驱动转动柱转动;所述丝杆竖直安装在转动柱的滑槽内。丝杆上下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调节电机安装在转动柱的底端,调节电机与丝杆相连接;所述滑块数量为二,两滑块分别位于丝杆的上下两端;所述伸缩杆数量与滑块数量相同,两伸缩杆一端分别铰接在两滑块上,两伸缩杆另一端均与敲击块相铰接;所述敲击块用于对破损路面的边缘进行敲击、破碎。工作前,车架在行走轮的带动下使转动柱移动到破损路面的中心位置;首先通过调节电机带动丝杆转动来调节两滑块的位置,同时再配合以伸缩杆使敲击块移动到破损路面的边缘位置;接着,旋转电机转动,敲击块绕着转动柱沿着破损路面的边缘移动,同时在移动的过程中,敲击块对破损路面边沿进行局部破碎,避免了在后续的粉碎过程中,对完整路面部分造成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时申工贸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时申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913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