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超低温环境下使用铅酸蓄电池负极铅膏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86918.9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8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龙;王德全;田振;史俊雷;张运平;高国兴;刘长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驼集团蓄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7;H01M4/62;H01M10/06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严崇姚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超低温 环境 使用 蓄电池 负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的名称为适用于超低温环境下使用铅酸蓄电池负极铅膏及制备方法。属于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大型号电池(如120Ah产品)在野外–40℃超低温无法满足数据采集仪连续工作规定周期要求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负极铅膏配方:铅粉81.3%‑83.5%;木素磺酸盐0.10%‑0.15%;短纤维0.05%‑0.08%;硫酸钡0.06%‑0.07%;腐植酸0.40%‑0.45%;乙炔黑0.17%‑0.19%;表面活性剂0.25%‑0.40%;稀硫酸7.0%‑8.0%;纯水8.5%‑9.5%。本发明改善了板栅与活性物质之间的界面结构,提高了大型号电池在超低温环境下的大电流放电性能,主要用于在超低温环境下使用及车辆起动的铅酸电池负极铅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在超低温环境下使用的铅酸蓄电池产品的负极铅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负极铅膏配方主要运用在小型电池上低温性能较好,而对于大型号电池(如120Ah产品)及车辆起动的铅酸蓄电池在野外超低温(如–40℃)的放电性能及容量性能较差,无法满足数据采集仪连续工作规定周期的要求,不能满足GJB516B标准等问题。
名称为“一种可在低温环境下循环使用的铅酸蓄电池负极铅膏及其制备方法(CN105789618 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主要运用领域为阀控储能电池,具体以高比表面积炭黑(比表面积大于等于14m2/g)代替传统的乙炔黑或胶体石墨,同时使用超细硫酸钡并优化木素磺酸钠在配方中的使用量,提高电池在低温(–20℃)的容量及循环使用寿命。其主要是通过使用一种大比表面积的炭黑及超细硫酸钡,并优化木素配方来达到提高电池低温性能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在超低温环境下使用的铅酸蓄电池产品的负极铅膏及其制备方法,解决大型号电池(如120Ah产品)及车辆起动的铅酸蓄电池在野外超低温(如–40℃)的放电性能及容量性能较差,无法满足数据采集仪连续工作规定周期要求的问题,使之能够满足GJB516B标准。
本发明负极铅膏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适用于超低温环境下使用铅酸蓄电池负极铅膏,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按质量百分比组成的组份:
铅粉 81.3%-83.5%;
木素磺酸盐 0.10%-0.15%;
短纤维 0.05%-0.08%;
硫酸钡 0.06%-0.07%;
腐植酸 0.40%-0.45%;
乙炔黑 0.17%-0.19%;
表面活性剂 0.25%-0.40%;
稀硫酸 7.0%-8.0%;
纯水 8.5%-9.5%;
合膏:干混2-5min ——湿混1-3 min——加酸10-16min——终混2-5min。
本发明负极铅膏优选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适用于超低温环境下使用铅酸蓄电池负极铅膏,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按质量百分比组成的组份:
铅粉 82.1%-82.9%;
木素磺酸盐 0.12%-0.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驼集团蓄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骆驼集团蓄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69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