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温材料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86529.6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3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谢明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纳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24 | 分类号: | C04B28/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28 | 代理人: | 范胜祥 |
地址: | 235200 安徽省宿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材料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保温材料技术领域,为了提高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防止保温材料的脱落,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温材料及方法,其中本发明保温材料包括质量比为3:2的A浆和B浆,其中,所述的A浆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纳米无机胶粘剂630‑700份;第一表面活性剂4‑5份;第一发泡剂18‑19份;中空玻璃微球260‑300份;抗裂增强纤维4‑5份;防水剂18‑20份;所述的B浆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植物胶280‑300份;第二表面活性剂2.2‑3份;第二发泡剂10‑11份;纳米氧化铝陶瓷微球120‑160份;纳米金属氧化物10‑20份;相变潜能微球100‑150份;交联剂32‑42份。本发明的保温材料具有保温性能强,不易脱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材料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对于背景技术的描述属于与本发明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发明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领域对保温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使用的保温节能材料在保温性能上,施工工艺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主要的缺陷为现有的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差、易脱落。目前,外墙保温已形成了建筑物新的一种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材料及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保温材料具有保温性能好、不易脱落的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温材料,包括质量比为3:2的A浆和B浆,其中,
所述的A浆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所述的B浆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进一步的,所述的A浆包括稳泡剂1.3-1.5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A浆包括第一杀菌剂0.65-0.75重量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B浆包括第二杀菌剂0.65-0.75重量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纳米无机胶粘剂为硅溶胶、硅酸钾、硅酸钠、硅酸锂和有机硅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纳米金属氧化物为AL2O3、MgO,ZnO、SiO2、ZrO2中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纳米氧化铝陶瓷微球的粒径为10-40μm;所述的玻璃中空微球的粒径为40-200μm。
进一步的,所述的相变潜能微球为由多孔硅藻土吸附石蜡,硬酯酸丁酯得到的潜能控温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抗裂增强纤维为硅酸铝短纤维、玻璃短纤维、聚酯纤维、碳纤维和聚丙烯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水剂为甲基硅酸钾、甲基硅醇钠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交联剂为金属无机盐类交联剂和/或缩合磷酸盐类交联剂。
进一步的,所述的交联剂为氟硅酸钾和氟硅酸钠按照质量比为1∶1复配而得。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发泡剂为动物发泡剂和/或植物发泡剂;
所述的第二发泡剂为动物发泡剂和/或植物发泡剂。
进一步的,所述的稳泡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温材料的A浆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纳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纳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65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