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温材料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86529.6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3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谢明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纳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24 | 分类号: | C04B28/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28 | 代理人: | 范胜祥 |
地址: | 235200 安徽省宿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材料 方法 | ||
1.一种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质量比为3:2的A浆和B浆,其中,
所述的A浆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纳米无机胶粘剂 630-700份;
第一表面活性剂 4-5份;
第一发泡剂 18-19份;
中空玻璃微球 260-300份;
抗裂增强纤维 4-5份;
防水剂 18-20份;
所述的B浆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植物胶 280-300份;
第二表面活性剂 2.2-3份;
第二发泡剂 10-11份;
纳米氧化铝陶瓷微球 120-160份;
纳米金属氧化物 10-20份;
相变潜能微球 100-150份;
交联剂 32-4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浆包括稳泡剂1.3-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浆包括第一杀菌剂0.65-0.75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浆包括第二杀菌剂0.65-0.75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无机胶粘剂为硅溶胶、硅酸钾、硅酸钠、硅酸锂和有机硅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金属氧化物为Al2O3 、MgO,ZnO、SiO2、ZrO2中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氧化铝陶瓷微球的粒径为10-40μm;所述的中空玻璃微球的粒径为40-2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变潜能微球为由多孔硅藻土吸附石蜡,硬脂酸丁酯得到的潜能控温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裂增强纤维为硅酸铝短纤维、玻璃短纤维、聚酯纤维、碳纤维和聚丙烯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剂为甲基硅酸钾、甲基硅醇钠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金属无机盐类交联剂和/或缩合磷酸盐类交联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剂为氟硅酸钾和氟硅酸钠按照质量比为1∶1复配而得。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发泡剂为动物发泡剂和/或植物发泡剂;
所述的第二发泡剂为动物发泡剂和/或植物发泡剂。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泡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15.一种保温材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A浆和B浆按照质量比为3:2混匀使用,所述的A浆为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A浆按比例将各组分混匀制得;所述的B浆为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B浆按比例将各组分混匀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纳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纳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865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