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轴承内包装有害元素的分析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69167.X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8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文婧;邹燕珍;佟予松;卢振伟;邢珲珲;俞继瑶;牛丽丽;王卫战;尤蕾蕾;霍晓磊;郭瑞;杨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223 | 分类号: | G01N23/223;G01N23/2206;G01N17/00 |
代理公司: | 洛阳润诚慧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3 | 代理人: | 杨景章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内包装材料 分析试验 锈蚀 内包装 检测技术领域 腐蚀性试验 元素分析仪 经济损失 影响轴承 质量问题 筛选 源头 应用 | ||
一种用于轴承内包装有害元素的分析试验方法,涉及轴承内包装材料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在行业上首次提出利用X射线荧光元素分析仪筛选出影响轴承内包装材料质量的有害元素,然后利用合格的试样进行腐蚀性试验,继而从源头上避免或减少轴承因包装产生锈蚀、结胶等质量问题的发生,减少或避免因包装产生锈蚀、结胶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本发明可以更快速、准确、有效的控制内包装材料的质量,适合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内包装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害元素的分析试验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轴承内包装有害元素的分析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的,轴承内包装材料在拉膜、吹(注)塑等成型过程中,为了提高其成膜性、可塑性、热稳定性等性能指标,需要添加多种助剂,这些助剂大多含有硫、磷、锌、钙、硅等元素,其中一些元素在产品储存期间,随着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与防锈油脂的接触反应,均会不同程度的逸出,进而影响防锈油脂的性能,甚至直接造成被包装物的腐蚀。
轴承因包装产生锈蚀、结胶的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国内许多轴承生产销售厂家发往用户的成品轴承及成品零件因包装产生锈蚀和结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因包装产生锈蚀的原因复杂多样,对于轴承内包装材料目前没有有效的质量控制和验收方法,内包装材料质量无法保障,长期处于失控状态,因此对包装材料质量控制及有害元素的分析试验方法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轴承内包装有害元素的分析试验方法,本发明在行业上首次提出利用X射线荧光元素分析仪筛选出影响轴承内包装材料质量的有害元素,然后利用合格的试样进行腐蚀性试验,继而从源头上避免或减少轴承因包装产生锈蚀、结胶等质量问题的发生,减少或避免因包装产生锈蚀、结胶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
为实现如上所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轴承内包装有害元素的分析试验方法,所述分析试验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备料:
首选选取聚乙烯包装薄膜、塑料筒、低碳钢片、不锈钢块和载玻片备用;
第二步、选取聚乙烯包装薄膜试样和塑料筒试样:
A、聚乙烯包装薄膜试样有害元素确定:
利用X射线荧光元素分析仪对聚乙烯包装薄膜试样进行测试,选取有害元素磷含量在350mg/kg以下,硫含量在100mg/kg以下的聚乙烯包装薄膜作为试样;
B、塑料筒试样有害元素确定:
利用X射线荧光元素分析仪对塑料筒试样进行测试,选取有害元素磷含量在300mg/kg以下,硫含量在100mg/kg以下的塑料筒作为试样;
第三步、对试样进行腐蚀性试验:
A、首先对聚乙烯包装薄膜进行腐蚀性试验:
首先将聚乙烯包装薄膜试样覆盖在低碳钢片的中部,在聚乙烯包装薄膜试样的上面由下至上分别放置载玻片和不锈钢块获得试样样块,然后将试样样块移入65±1℃干燥箱中预热15~45min后,将试样样块放入底部设有1~10%甘油水溶液的湿润槽中,盖好湿润槽的槽盖,然后将湿润槽放入50±1℃的干燥箱中,干燥15~25h后取出聚乙烯包装薄膜试样检查聚乙烯包装薄膜试样与低碳钢片接触面的锈蚀情况,低碳钢片无锈蚀为合格;
B、对塑料筒试样进行腐蚀性试验:
首先将塑料筒试样用脱脂棉沾无水乙醇将其内外表面擦拭干净,然后在塑料筒试样的内外表面分别放置一块低碳钢片,两块低碳钢片重叠放置形成试样样块,将试样样块移入42±1℃的恒温箱中保温15~36h后取出塑料筒试样,然后将试样样块中的两块低碳钢片分别与新打磨的低碳钢片进行比较,试样样块中的两块低碳钢片没有变色为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91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