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气亲油的PU人造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865432.7 | 申请日: | 2018-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1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梅;张京楠;叶钢;郑鲲;尚欣欣;马远远;曹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D06N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王明霞 |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气 pu 人造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透气亲油的PU人造革,包括:若干面层、粘结层和基布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面层是由如下方法制成的:
(1)将液体介质与基质高速混合均匀,得到凝胶状发泡剂;
(2)将亲油物质与油溶剂混合均匀,得到亲油剂;
(3)将步骤(1)中得到发泡剂和步骤(2)中得到的亲油剂在搅拌条件下加入PU原液中,制得PU原料;
(4)将步骤(3)中的PU原料涂布后在135~190℃的温度下加热烘干,得到PU人造革的面层;
步骤(4)中,在加热烘干的温度高于液体介质的沸点并达到PU树脂的固化温度的过程中,液体介质气化,令逐渐固化的PU树脂的表面和内部形成相连通的孔洞;所述液体介质的沸点低于PU树脂的固化温度;
所述面层中均匀分布有呈立体网状且部分与面层表面相连通的孔道;所述PU人造革的透气度为10~1200mL/cm2·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U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PU人造革的透气度为200~1200mL/cm2·h;所述PU人造革的吸油倍率为3.0~8.0g/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U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PU人造革的透气度为500~1200mL/cm2·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U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中基质与液体介质的质量比为5~60:40~95,所述液体介质经化学键和/或氢键和/或范德华力完全结合在基质中,所述基质包括由固定结构单元通过共用的角、边或面堆积而成的空间网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U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中基质与液体介质的质量比为10~40:60~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U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油剂包括亲油物质与油溶剂,亲油物质与油溶剂的质量比为5~60:40~95,所述亲油剂包括聚苯乙烯、丙烯酸类、聚氨酯类、聚丙烯酸酯类或油性粘土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油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丁酮、环己烷、正己烷、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U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油剂包括亲油物质与油溶剂,亲油物质与油溶剂的质量比为10~40:60~90。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PU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PU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成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PU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PU原料中的分散剂为10~80份。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PU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用于粘结面层和基布层,粘结层包括以重量份数计的如下成分:
发泡剂 1~30份
PU粘合剂原液 100份
分散剂 0~100份。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PU人造革,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中的分散剂为10~8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543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