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角膜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63340.5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4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黄一飞;王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一飞;王丽强 |
主分类号: | A61F2/14 | 分类号: | A61F2/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顾小曼 |
地址: | 10085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角膜 中心光学 镜柱 裙部 外周 手术并发症 一体式结构 患者负担 有效减少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角膜,所述人工角膜包括中心光学镜柱和外周裙部,所述中心光学镜柱和所述外周裙部为一体式结构。使用根据本发明的人工角膜,能够有效减少手术次数,减轻患者负担,并且降低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一体式人工角膜。
背景技术
人工角膜又称人造角膜,是利用适当材料制成的用于替代患者角膜的人工产品,是无法用角膜手术复明的角膜混浊病人的最终复明手段。
现有的人工角膜为分体式或二体式结构,即,所采用的人工角膜由中央光学部分和周边支架两部分组成,中央光学部分提供所需光学性能,而周边支架将中央光学部分固定在患者角膜中央。
对于现有的人工角膜,中央光学部分与周边支架之间存在一定缝隙。在临床上,由于这些缝隙的存在,增加了微生物进入眼内的机会,可能导致人工角膜术后的并发症,例如眼内炎。
另外,与分体式人工角膜相对应,人工角膜手术也分为两个手术步骤。首先,对患者角膜进行处理,将带有临时填芯的周边支架及与处理后的患者角膜进行结合;然后,用中央光学部分取代临时填芯,恢复视力。两个手术步骤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1~3个月,最常见为2个月。
因此,现有的人工角膜给医务人员的治疗、护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也给患者带来负担和风险。
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只是为了加强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的理解,不应视为承认或默认这种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人工角膜,用于减少手术次数,减轻患者负担,并且降低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角膜,包括中心光学镜柱和外周裙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光学镜柱和所述外周裙部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人工角膜还包括前部凸台,所述前部凸台一体形成于所述中心光学镜柱的前部边缘。
优选的,所述前部凸台的厚度为0.1~2.5mm。
优选的,所述人工角膜还包括前部环状件,所述前部环状件与所述中心光学镜柱的前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部环状件包括内螺纹部,所述中心光学镜柱包括前外螺纹部,从而使得所述前部环状件能够与所述中心光学镜柱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部环状件的环宽为0.5~6mm,厚度为0.1~2.5mm。
优选的,所述人工角膜还包括后部环状件,所述后部环状件与所述中心光学镜柱的后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后部环状件包括内螺纹部,所述中心光学镜柱包括后外螺纹部,从而使得所述后部环状件能够与所述中心光学镜柱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后部环状件的环宽为0.5~6mm,厚度为0.1~2.5mm。
优选的,所述人工角膜还包括第二裙部,所述中心光学镜柱还包括后槽部,所述第二裙部卡扣配合在所述后槽部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体式人工角膜,能够通过一次手术完成人工角膜植入,从而减少手术次数,减轻患者负担,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另外,通过前部环状件和/或后部环状件的设置,能够增加人工角膜的牢固性,并且降低发生脱落或异位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人工角膜的侧视截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人工角膜的侧视截面图,示出了包括前部凸台的人工角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一飞;王丽强,未经黄一飞;王丽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33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