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内饰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63271.8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3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盐田尊;铃木理史;成松哲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B60J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部件 | ||
提供一种车辆内饰部件。包括于车辆内饰部件且具有用于安装车辆内饰部件的足够强度的夹子安装件可能降低冲击吸收性能并且对车辆乘员的保护提供不了帮助。车辆内饰部件包括组装在一起的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包括外观部、周壁部和凸缘部。第二板包括主壁部和夹子安装部。夹子安装部包括延伸部、安装基部和至少一个腿部。延伸部从第二板的边缘朝向第一板延伸并且固定于第一板的凸缘部。安装基部被布置为与外观部的背表面平行且远离外观部的背表面,并且安装基部与延伸部联接。至少一个腿部从安装基部朝向外观部的背表面突出,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腿部与所述周壁部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至少一个腿部与延伸部联接。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内饰部件。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内饰部件的示例的已知的车门装饰件包括平坦部、隆起壁部、凸缘部和夹子安装件。隆起壁部相对于平坦部成角度。凸缘部伸出隆起壁的末端。夹子安装件形成于车辆内饰部件的包括隆起壁部与凸缘部之间的边界的部分。夹子安装件从车门装饰件的背表面的包括隆起壁部与凸缘部之间的边界的部分突出。夹子安装件的腿部不与平坦部接触。即,夹子安装件不由平坦部支撑。因此,夹子安装件可以在侧向碰撞中变形,因而能够有效地吸收冲击。在日本特开2009-173197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的车门装饰件的示例。
尽管夹子安装件的腿部不由平坦部支撑,但是腿部与隆起壁联接。在侧向碰撞中,外力集中于隆起壁部与腿部之间的边界。这可能会在车门装饰件的外观表面中引起裂纹。另一方面,车门装饰件的隆起壁可能不适当地变形,因而可能因夹子安装件而无法适当地发挥冲击吸收件的功能。
发明内容
鉴于前述情况做出本发明。目的是提供具有足够的强度且提供高冲击吸收性能以有助于在碰撞中保护乘员的车辆内饰部件。
一种车辆内饰部件,其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和夹子安装部。所述第一板包括外观部、周壁部和凸缘部。所述外观部包括外观表面以及位于所述外观表面的相反侧的背表面。所述外观表面是车辆的内壁表面的一部分。所述周壁部从所述外观部的所述背表面的边缘突出。所述凸缘部从所述周壁部的末端朝远离所述外观部的方向突出。所述第二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包括主壁部和夹子安装部。所述主壁部包括正表面和背表面,所述正表面与所述外观表面相邻地布置并且是车辆的所述内壁表面的一部分,所述背表面位于所述正表面的相反侧。所述夹子安装部包括至少一个延伸部、安装基部和至少一个腿部。所述至少一个延伸部从所述第二板的边缘朝向所述第一板延伸并且固定于所述第一板的所述凸缘部。所述第二板的所述边缘与所述第一板相邻。所述安装基部被构造为保持夹子。所述安装基部被布置为与所述外观部的所述背表面平行且远离所述外观部的所述背表面,并且所述安装基部与所述延伸部联接。所述至少一个腿部从所述安装基部朝向所述第一板的所述外观部的所述背表面突出,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腿部与所述第一板的所述周壁部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至少一个腿部与所述至少一个延伸部联接。
因为夹子安装部是第二板的一部分,而不是包括外观部的第一板的一部分,所以夹子安装部几乎不会在第一板中引起裂纹。这更容易有助于适当的乘员保护。因为作为第二板的一部分的夹子安装部的至少一个延伸部固定于第一板的凸缘部,所以至少一个延伸部不仅将夹子安装部固定于第一板,而且将第二板固定于第一板。即,能够减少零件的数量。
所述至少一个腿部的末端被布置为使所述至少一个腿部与所述外观部的所述背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至少一个腿部包括如下的部分:该部分的强度比所述至少一个腿部的其它部分的强度低。根据该构造,至少一个腿部的末端几乎不会猛击外观部并且至少一个腿部在侧向碰撞中容易崩溃。夹子安装部能够有助于乘员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未经丰田纺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632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