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53676.3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1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区瑞华;罗桥胜;王利群;龙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平市华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C05G3/02;C05G3/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 |
地址: | 52938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死 禽畜 发酵 无害化处理 复合发酵菌 发酵产物 发酵池 禽畜粪 昆虫 蛋白 致病菌 生物有机肥 表面覆盖 复合菌种 循环利用 填充料 胸腔 养殖 垫料 粪渣 还田 装入 铺垫 残留 节能 环保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方法,为先将含水量为10~20%且养殖过蛋白昆虫的禽畜粪渣装入病死禽畜的胸腔内,同时在发酵池底部铺垫20~30cm厚拌有复合发酵菌的垫料,然后将病死禽畜投入发酵池,再在其表面覆盖10~20cm厚拌有复合发酵菌的粪渣,控制发酵温度60~65℃、湿度60~70%,发酵20~30天。本发明通过使用养殖过蛋白昆虫的禽畜粪渣作为填充料,并使用高效发酵的复合菌种,提高发酵速度,缩短发酵时间;同时,发酵产物中无相关致病菌残留,同时发酵产物作为生物有机肥还田,节能、环保、成本低,不仅达到了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的目的,还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病死禽畜处理与资源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禽畜养殖大国,养殖规模居世界前列。禽畜养殖的过程中,由于天气、疫病等原因存在一定的死亡率。对于死亡的禽畜,需要及时的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疫病流行、环境污染甚至疫病禽畜流入市场、引发食品安全事故。国家对养殖生产病死畜禽的处理也有严格的要求,并制定了“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等国家强制标准,但是在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由于大多数养殖场(户)对无害化处理认识不到位,病死畜禽处理设施不足,无害化处理能力有限,致使部分畜禽尸体被随意丢弃或低价抛售,给疫病防控和食品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传统的疫病死亡禽畜一般采用深埋或者焚烧的方法处理:①采用深埋处理方式无法完全消除污染源,不但会污染地下水系,而且还容易被不法分子盗取,从而导致病害禽畜肉流入市场销售,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②采用焚烧火化处理方式,由于禽畜本身含水率一般在60%以上,完全焚烧需要将水分完全蒸发,才能完全将有机质和油焚烧,需要大量的燃料才能进行处理,能耗大、燃烧产生的热量也无法利用,在燃烧过程中还产生大量有毒气体,这样不仅浪费资源且对环境污染较严重。
康冬柳等(2017)、邱进杰等(2015)均公开了利用粪渣进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方法,通过直接使用粪渣作为填充料进行发酵处理,猪粪需要先经过干燥处理得到低含水量的粪渣,由于粪渣只是经过简单的干燥处理,粪便中依然会存在各种致病菌和虫卵,且粪渣依然带有恶臭,并同时产生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同时,由于现有使用的生物发酵种类单一,活性一般,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病死禽畜的无害化处理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给予实现的:
一种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方法,为先将含水量为10~20%养殖过蛋白昆虫的禽畜粪渣装入病死禽畜的胸腔内,同时在发酵池底部铺垫20~30cm厚拌有复合发酵菌的垫料,然后将病死禽畜投入发酵池,再在其表面覆盖10~20cm厚拌有复合发酵菌的粪渣,控制发酵温度60~65℃、湿度60~70%,发酵20~30天;所述复合发酵菌包括如下比例的各菌种: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丁酸梭菌:酵母菌:乳酸菌:链霉菌:小多孢菌=1~3:2~8:3~8:1~3:2~8:2~4:1~3:1~4,其有效活菌数均为1.0×109 cfu/mL。
本发明使用养殖过蛋白昆虫的禽畜粪渣作为填充料,经过昆虫蛋白养殖过后的粪渣的含水量可自然达到10~20%,无需再额外使用干燥技术,且粪渣的颗粒度均匀,蓬松。更重要的是,经过蛋白昆虫的作用,粪渣基本不存在异味,且粪渣中的各种致病菌和虫卵也被清除殆尽;不仅如此,养殖过蛋白昆虫的禽畜粪渣中还含蛋白昆虫的虫粪,含有普通粪渣没有的各种益生菌和天然抗菌肽。同时,本发明使用的复合发酵菌的种类丰富,各种菌种之间呈协同作用,活性显著增强,提高了生物降解的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平市华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开平市华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36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生专用肥
- 下一篇:抗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