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气设备用的绝缘耐击穿保护外壳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53618.0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2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程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尚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1/24;C08L27/16;C08K13/06;C08K7/04;C08K3/34;C08K3/40;C08K7/00;C08K3/22;C08K9/06;C08K3/013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张浩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密度聚乙烯 母粒 耐热性 改性粘胶纤维 高密度聚乙烯 电绝缘性 电气设备 耐击穿 共混 绝缘 制备 挤出 预处理 改性陶瓷粉 玻璃鳞片 催化助剂 陶瓷纤维 综合性能 长石粉 后表面 抗氧剂 强度差 重量份 称取 乳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设备用的绝缘耐击穿保护外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以下重量份原料:预处理低密度聚乙烯34‑38份、改性陶瓷粉14‑18份、PVDF乳液5‑9份、陶瓷纤维3‑6份、长石粉2‑5份、玻璃鳞片2‑4份、催化助剂2‑5份、抗氧剂1‑3份。本发明低密度聚乙烯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但耐热性、机械强度差,因此本发明将其通过与高密度聚乙烯、改性粘胶纤维共混挤出,制得母粒再与低密度聚乙烯共混挤出,母粒中高密度聚乙烯具有优良的耐热性、继机械强度,同时改性粘胶纤维经过处理后表面能增强,制得母粒电绝缘性等综合性能得到很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设备用的绝缘耐击穿保护外壳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气设备是在电力系统中对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断路器等设备的统称,由电源和用电设备两部分组成,电源包括蓄电池、发电机及其调节器,当电气设备在雷击或其他原因产生高脉冲电压时,将会对电设备造成损伤,因此涉及一款具有绝缘耐击穿的保护外壳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现有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3525098B)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计量箱的绝缘外壳的可降解天然树脂复合材料,是由下列重量份的组份组成:氢化松香32-48、聚己内酯28-36、增塑剂1-4、固化剂0.01-0.7、抗静电剂0.5-1.6、助燃剂1.0-2.7、玻璃微球8-30,该复合材料绝缘性采用常规原料简单组合,继而绝缘耐击穿性能不是很好。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4045894B)公开了一种电源浪涌保护器外壳,涉及电气用材料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构成,低密度聚乙烯35-40份、碳化硅1-2份、二氧化硅4-6份、粘合剂5-10份、线性聚乙烯1-2份、聚氨酯10-15份、硼纤维5-10份、竹纤维3-5份、天然橡胶5-10份及白炭黑5-15份,该原料中低密度聚乙烯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但其耐热性差,在高温下导致其绝缘性变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气设备用的绝缘耐击穿保护外壳的制备方法,该外壳不仅绝缘性、耐击穿性好,同时其在高温下,性能依旧良好。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气设备用的绝缘耐击穿保护外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以下重量份原料:预处理低密度聚乙烯34-38份、改性陶瓷粉14-18份、PVDF乳液5-9份、陶瓷纤维3-6份、长石粉2-5份、玻璃鳞片2-4份、催化助剂2-5份、抗氧剂1-3份;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原料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混合转速为515-525r/min,搅拌时间为35-45min,随后送入模具内成型,即得本发明的保护外壳。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低密度聚乙烯制备方法为将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改性粘胶纤维进行混合,加入双螺杆挤出机反复挤出,并造粒三次制得母粒,随后将母粒、低密度聚乙烯进行混合,随后再加入铝土、氧化镁进行混合,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即得预处理低密度聚乙烯。
优选地,所述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改性粘胶纤维物质的质量比为(30-40):(50-60):10。
优选地,所述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改性粘胶纤维物质的质量比为35:55:10。
优选地,所述三次造粒后母粒、低密度聚乙烯物质的质量比为2:(2-4)。
优选地,所述三次造粒后母粒、低密度聚乙烯物质的质量比为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尚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尚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36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