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集输用无滤料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53346.4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2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生;马琨琨;刘同玲;宫彦杰;杨海滨;徐刚;王强;邢武林;宋志军;隋爱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玉友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C08L9/02;C08L33/00;C08K13/02;C08K5/09;C08K3/36;C08K3/22;C08K3/06;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级分水 分水装置 滤料 污水处理装置 污水处理泵 出水口 增压泵 油污 集输 遇水膨胀橡胶 油田 空气压缩机 出口连接 待处理池 二次污染 流程管线 一端连接 存放池 第一级 调压阀 间歇式 进口端 清水池 挤压 污水 释放 吸收 出口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集输用无滤料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污水待处理池通过流程管线连接到污水处理泵,污水处理泵的另一端连接到一级分水装置,一级分水装置的右侧出口通过调压阀连接到二级分水装置,二级分水装置的右侧出口连接到油污存放池;二级分水装置的两侧连接到增压泵,增压泵的进口端连接到空气压缩机;一级分水装置的第一出水口与二级分水装置的第二出水口连接到清水池。有益效果是:一级分水装置实现将水和油污进行第一级分离;还存在的少量的水通过二级分水装置,从而使遇水膨胀橡胶能够在间歇式的挤压中,释放吸收的水分,实现了余下水的分离,避免了现有工艺中出现的大量的难以处理的滤料,避免出现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集输用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油田集输用无滤料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采期的延长, 尤其是油田开发的中后期, 原油含水量越来越高, 而无水开采期则越来越短,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原油综合含水率己达80%, 有的甚至达到90%, 每年采油废水的产生量约为 4.1亿顿, 成为主要的含油污水源。含油污水中的石油类主要由浮油、 分散油、 乳化油、 胶体溶解物质和悬浮固体等组成。含油废水中的浮油是以一个连续相的形式浮于水面,这类污染物一般可通过机械或物理的方法去除。含油废水中的分散油也可称为浮油, 习惯上是指在 2h的静置状态下能浮于水面的油珠, 其直径一般在 100-150之间。 油珠直径小于此值, 且在 2h 内难以浮出水面的油成为乳化油。前者可以通过静置, 然后按浮油处理方法处理, 或采用其他物理的、 化学或生化的方法处理。后者由于油珠表面存在双电层或受乳化剂保护而能长期以稳定的状态存在,它的处理一般要较前一种含油污水复杂。含油废水中的溶解油是指油以分子状态溶解于水中的部分。油品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低,通常只有几个毫克每升。去除水中的溶解油需要根据其化学性质决定其处理方法。
含油污水深度处理的对象主要包括部分分散油和乳化油、无机盐以及表面活性剂等,吸附法就是利用吸附剂的多孔,比表面积大而且表面疏水亲油的特性, 使油经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吸附在表面或空隙内, 从而达到除油的目的。一般吸附剂以煤灰、 矿渣、 果壳、 锯末、 粘土等为原料, 经过炭化、 活化或有机改性来扩大空隙, 增加比表面积和提高表面亲油性。一般吸附剂分成粉末状和颗粒状两种类型,粉末状直接投加到水中, 而颗粒状则以吸附柱的形式应用;现有炭化、 活化或有机改性的过程会造成空气污染,与环境保护要求不符,另外,现有的深度处理主要是采用滤料,滤料中含有鹅卵石、金刚砂、活性炭等。
其存在的问题是:大量的滤料附着有有机物后,一般集输上的污水处理罐需要一个季度更换一次,一个罐有至少70吨滤料,由于含有大量有机物,而一个集输站有的至少35个大罐,这样产生了大量的滤料,而这么多的滤料要求恢复滤料的原貌,实现循环利用,但是实际操作中,无法实现这么大量的滤料处理,造成目前只能露天堆放,并通过塑料膜覆盖,防止滤料中含有的有机物挥发,造成环境污染。因此,该方法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油田集输用无滤料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通过遇水膨胀橡胶对水的吸附作用,在压力作用下,遇水膨胀橡胶可以失水,完成油水分离,分离出来的水可以直接排放,而分离出来的油及有机物的量较少,便于再处理。
本发明提到的一种油田集输用无滤料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玉友,未经刘玉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33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