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集输用无滤料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53346.4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2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生;马琨琨;刘同玲;宫彦杰;杨海滨;徐刚;王强;邢武林;宋志军;隋爱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玉友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C08L9/02;C08L33/00;C08K13/02;C08K5/09;C08K3/36;C08K3/22;C08K3/06;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级分水 分水装置 滤料 污水处理装置 污水处理泵 出水口 增压泵 油污 集输 遇水膨胀橡胶 油田 空气压缩机 出口连接 待处理池 二次污染 流程管线 一端连接 存放池 第一级 调压阀 间歇式 进口端 清水池 挤压 污水 释放 吸收 出口 | ||
1.一种油田集输用无滤料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a)、从集输站上的污水通过污水处理泵(4)输送到一级分水装置(5),且在一级分水装置(5)的前端安装进口压力表(8),在一级分水装置(5)的出口端设有调压阀(7)和调压表(9),且一级分水装置(5)进口端的压力在15兆帕,出口端的压力调至5兆帕,从而使一级分水装置(5)形成10兆帕的压力差,所述一级分水装置(5)的中部设有集水接口,且一级分水装置(5)的内割缝衬管(5.3)和外割缝衬管(5.6)之间设有遇水膨胀橡胶(5.4),在外割缝衬管(5.6)的外侧套有外管(5.7),在一级分水装置(5)的内腔设有破乳器(5.10),石油污水经过破乳器(5.10)后,再经过内割缝衬管(5.3)外的遇水膨胀橡胶(5.4),遇水膨胀橡胶(5.4)的内侧对石油污水中的水进行吸附,同时在10兆帕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吸附的水再次遇水膨胀橡胶中失水,并沿着外割缝衬管(5.6)漏下到外管(5.7)内壁,并通过集水接口将分离出的水汇集到清水池(2)中;而未被分离的石油类成分则沿着一级分水装置(5)的出口端进入下一组一级分水装置(5);
(b)、经过一组或一组以上的一级分水装置(5)后,石油污水中的水分含量已经大幅降低,此时,未被分离的石油类成分通过流程管线12)进入到二级分水装置(6);所述二级分水装置(6)的出口端连接到油污存放池(3),所述二级分水装置(6)的中心管(6.1)的外壁套有左挡环(6.2)、右挡环(6.7)和集水缸套(6.8),中心管(6.1)的中部设有多个透水孔(6.11),在左挡环(6.2)、右挡环(6.7和集水缸套(6.8形成的空腔内设有两组活塞(6.6和第二遇水膨胀橡胶(6.3,且在第二遇水膨胀橡胶(6.3内安装有弹簧(6.4,所述集水缸套(6.8的中部设有第二集水接口(6.5,在第二集水接口(6.5的两侧分别设有出气孔(6.10,中部设有第二集水接口(6.5,再次分离出的水汇集到清水池(2中,在左挡环(6.2和右挡环(6.7上分别设有进气口(6.9,且分别通过高压管线连接到增压泵(10,增压泵(10与空气压缩机(11连接;
未被分离的石油类成分通过中心管(6.1)的透水孔(6.11)被第二遇水膨胀橡胶(6.3)吸入,此时含水量已经较少,而第二遇水膨胀橡胶(6.3)会持续吸水,这时,空气压缩机(11)压缩的气体压力在0.9兆帕,并继续通过增压泵(10)增压到6兆帕,并间歇式的施加到活塞上,通过活塞间歇式的挤压第二遇水膨胀橡胶(6.3),将第二遇水膨胀橡胶(6.3)的水分挤出,而第二遇水膨胀橡胶(6.3)通过内置的弹簧回复至原位,形成间歇式的释放第二遇水膨胀橡胶(6.3)吸附的水分,实现石油组分与水分的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集输用无滤料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活塞(6.6)带动第二遇水膨胀橡胶(6.3)被间歇式挤压时,气体通过出气孔(6.10)排出,将压力释放出,此时会产生间歇式的噪声;在出气孔(6.10)处连接消声器(13),所述消声器(13)的缸套(13.1)的内腔安装有消音活塞(13.2)和消音弹簧(13.3),消音弹簧(13.3)的一端与底板(13.4)连接固定,另一端与消音活塞(13.2)接触,高压气体经过消音活塞(13.2)挤压消音弹簧(13.3)从而抵消了部分压力,并且,出气管(13.6)的内径大于进气管(13.5)的内径,从而减少了噪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集输用无滤料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遇水膨胀橡胶(6.3)与活塞(6.6)的连接通过在活塞(6.6)内侧的内壁设有一个环形缺口,且环形缺口的内侧设有锥形孔或半圆形孔,用于与第二遇水膨胀橡胶(6.3)配合连接,使其更加牢固和稳定,避免第二遇水膨胀橡胶(6.3)在来回变形中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玉友,未经刘玉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334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