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DNA疫苗及其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850643.3 | 申请日: | 2018-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04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燕;王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9/12 | 分类号: | A61K39/12;A61P31/14;C12N15/8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汲智翼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1 | 代理人: | 陈曦;贾兴昌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防 流行性 脑炎 dna 疫苗 及其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DNA疫苗。其中,该DNA疫苗以真核表达质粒融合SEQ ID No.1所示的抗原编码基因构建得到。本发明优化后得到的prM/E同义序列,符合适宜人体高表达且利于DNA疫苗的合成和应用。本发明所构建的JEV DNA疫苗与现有DNA疫苗相比,该质粒携带抗原序列精简,保护性位点集中,不含神经毒性位点,安全性高,经密码子优化后更适于人类细胞的高表达,引入JEV信号序列,可进一步提高表达效率和目的蛋白的正确折叠和定向转运。免疫效率更高,免疫时效更持久,可尽量少的避免因疫苗诱导的免疫力衰减而造成的发病率上升的现象,以进一步缓解我国公共卫生压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DNA疫苗,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DNA疫苗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又称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在亚洲和西太平洋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对当地公共卫生事业造成严重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60%的人口生活在JEV流行区域,每年约有6790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 JE)病例,其中75%的患者为15岁以下的儿童,该病的致死率高达20~30%,约一半幸存者留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疫苗被认为是预防JE较为有效的途径之一。近年来,虽然随着各类JEV疫苗(主要为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研究和广泛应用,JE患病率有所下降,但在疫苗普遍接种的国家中,也尚存在接种者体内特异性抗体逐年衰减这一难以规避的现象,局部地区仍有小范围流行或偶有散发病例报道。Pan等的研究指出,在JE广泛流行的区域内,不同年龄组血清中的JEV抗体阳性率程度与该年龄组JE发病率呈负相关。这提示目前正使用的疫苗的长效免疫效果仍有待改进,有望克服这一问题的新型疫苗亟待研发及推广,以进一步降低发病率,缓解公共卫生压力。
现今广泛使用的JEV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等普遍使用灭活疫苗,但因其需要多次接种(一般为四次及以上)、价格昂贵、免疫效力持续时间短、免疫反应类型偏向体液免疫等限制因素,WHO已建议相关国家和地区以其它类型疫苗逐步替代灭活疫苗。我国自主研发的JEV减毒活疫苗SA14-14-2,可以诱导高强度的中和抗体反应,还能通过T细胞反应产生高水平的IFN-γ,增强抗病毒反应,但SA14-14-2本身除了可能发生“毒力返祖”这一减毒活疫苗的“原罪”之外,依然存在特异性抗体逐渐衰减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免疫保护效率高、免疫保护作用时效长的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DNA疫苗pVAX1-SA14ME。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DNA疫苗pVAX1-SA14ME的构建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DNA疫苗,其中,所述DNA疫苗以真核表达质粒融合SEQID No .1所示的抗原编码基因构建得到。
优选地,所述真核表达质粒为pVAX1载体质粒。
一种上述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DNA疫苗的构建方法,其中,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1) 对SEQ ID No .2所示的JEV SA14-14-2株的prM/E基因进行优化获得SEQ IDNo .3所示的优化基因prM/E;
(2) 在优化基因prM/E前插入SEQ ID No .4所示的prM信号序列;
(3) 在步骤(2)制备序列上游引入ATG起始密码子,下游引入TGA终止密码子;
(4) 在步骤(3)制备序列上下游引入SEQ ID No .5所示的Kozak序列、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序列BamH I和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序列Xho 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506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