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音质优化方法、系统、耳机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6601.2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0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于锴;华洋;王若蕙;矫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4 | 分类号: | H04R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合九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0 | 代理人: | 刘戈 |
地址: | 266104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馈 降噪系统 扬声器 存储介质 降噪信号 音质优化 耳机 降噪 压缩 削顶失真 预先确定 降噪量 音质 申请 送入 发送 输出 | ||
1.一种音质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待送入反馈降噪系统的扬声器的原始有用信号,根据所述反馈降噪系统的降噪量对所述原始有用信号进行补偿,以获得补偿后有用信号;
根据预先确定的动态范围,将所述补偿后有用信号中超出所述动态范围的信号幅值压缩至所述动态范围内;
将压缩后的有用信号及所述降噪信号一并发送至所述反馈降噪系统中的扬声器,以输出经所述降噪信号反馈降噪后的有用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先确定的动态范围,将所述补偿后有用信号中超出所述动态范围的信号幅值压缩至所述动态范围内,包括:
根据所述反馈降噪系统的有效降噪频段,确定所述补偿后有用信号中与所述有效降噪频段匹配的信号频段作为所述补偿后有用信号的待压缩频段;
将所述补偿后有用信号的待压缩频段中超出所述动态范围的信号幅值压缩至所述动态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反馈降噪系统的有效降噪频段,确定所述补偿后有用信号中与所述有效降噪频段匹配的信号频段作为所述补偿后有用信号的待压缩频段,包括:
对所述补偿后有用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其中,带通滤波的带通边界根据所述反馈降噪系统的有效降噪频段的边界值确定;
将带通滤波后的信号对应的频段作为所述补偿后有用信号的待压缩频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补偿后有用信号的待压缩频段中超出所述动态范围的信号幅值压缩至所述动态范围内,包括:
对所述带通滤波后的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并将检测到的信号幅值超出所述动态范围的频率位置作为所述补偿后有用信号的待压缩位置;
根据所述补偿后有用信号的待压缩位置,将所述补偿后有用信号的待压缩位置上的信号幅值压缩至所述动态范围内。
5.一种音质优化系统,应用于反馈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反馈降噪系统、控制电路和补偿器;
所述反馈降噪系统,用于产生反馈降噪所需的降噪信号,并将所述降噪信号发送至其扬声器,以通过所述降噪信号对所述控制电路一并送入所述扬声器的信号进行反馈降噪;
所述补偿器,用于接收待送入反馈降噪系统的扬声器的原始有用信号,根据所述反馈降噪系统的降噪量对所述原始有用信号进行补偿,以获得补偿后有用信号;
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补偿器和所述反馈降噪系统连接,用于根据预先确定的动态范围,将所述补偿后有用信号中超出所述动态范围的信号幅值压缩至所述动态范围内;将压缩后的有用信号输出至所述反馈降噪系统的扬声器,以输出经所述降噪信号反馈降噪后的有用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在将所述补偿后有用信号中超出所述动态范围的信号幅值压缩至所述动态范围内时,用于:
根据所述反馈降噪系统的有效降噪频段,确定所述补偿后有用信号中与所述有效降噪频段匹配的信号频段作为所述补偿后有用信号的待压缩频段;
将所述补偿后有用信号的待压缩频段中超出所述动态范围的信号幅值压缩至所述动态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在确定待压缩频段时,用于:
对所述补偿后有用信号进行带通滤波,其中,带通滤波的带通边界根据所述反馈降噪系统的有效降噪频段的边界值确定;
将带通滤波后的信号对应的频段作为所述补偿后有用信号的待压缩频段。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在将所述补偿后有用信号的待压缩频段中超出所述动态范围的信号幅值压缩至所述动态范围内时,用于:
对所述带通滤波后的信号进行信号检测,并将检测到的信号幅值超出所述动态范围的频率位置作为所述补偿后有用信号的待压缩位置;
根据所述补偿后有用信号的待压缩位置,将所述补偿后有用信号的待压缩位置上的信号幅值压缩至所述动态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66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