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裂纹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3344.7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2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顺;周用贵;李泉;宫兴琦;李宏图;王晓辉;安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横新技术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93 | 代理人: | 柳兴坤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记录装置 支撑架 行走装置 裂纹检测装置 桥梁 桥梁底面 图像记录 拆卸方便 定位准确 方向移动 可拆卸的 移动过程 可移动 检测 排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裂纹检测装置,其包括支撑架、行走装置及图像记录装置,支撑架能够可拆卸的安装在桥梁底面;图像记录装置通过行走装置可移动的设置在支撑架上;图像记录装置在行走装置的带动下能够在所述支撑架上沿着至少一个方向移动。图像记录装置在移动过程中对桥梁底面进行图像记录,检测人员根据图像记录来排查桥梁底部裂纹情况。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拆卸方便、稳定性高、定位准确等优点,能够快速准确的实现桥梁底部裂纹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的质量检测装置,特别是一种桥梁底部裂纹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重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预制桥梁的建设朝着大跨度,重吨位和大负载的发展,桥梁质量问题尤其突出。传统的桥梁质量监督以静载试验为准,并且试验过程中以肉眼观察裂纹为手段,观测手段比较落后,容易造成误判、漏判,从而造成桥梁质量隐患。CN106645205A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桥梁底面裂纹检测方法及系统,利用无人机获取桥梁底部的图像资料,通过对图像资料的分析来查找桥梁底部的裂纹。这种装置或方法有如下问题无法克服:桥梁底面均位于桥墩之间,其空间有限,在狭窄的空间内无人机无法施展作业;无人机的控制精度有限,无法实现桥梁底部的全部覆盖;定位困难,即使发现有裂纹,仅通过无人机拍摄的资料很难找到裂纹所在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裂纹检测装置,通裂纹检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拆卸方便、稳定性高、定位准确等优点,能够快速准确的实现桥梁底部裂纹的检测。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桥梁裂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行走装置及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支撑架能够可拆卸的安装在桥梁底面;
图像记录装置通过行走装置可移动的设置在支撑架上;
图像记录装置在行走装置的带动下能够在所述支撑架上沿着至少一个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方向包括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支撑架为支撑梁和连接梁相互拼接后组成的框架,支撑梁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连接梁的长度方向为第二方向。
优选地,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梁和移动小车,行走梁与连接梁平行的设置在支撑架的支撑梁上并可沿第一方向移动,移动小车设置在行走梁上并可沿第二方向移动,图像记录装置设置在移动小车上。
优选地,支撑梁上设置有直线导轨,行走梁能够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直线导轨上移动。
优选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步进电机、主动轮、从动轮以及设置在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同步带,所述行走梁包括多个,至少一个行走梁的底部与同步带相连,第一步进电机带动主动轮旋转,同步带转动后带动行走梁移动。
优选地,多个行走梁中的一个行走梁的底部与同步带相连,所有的行走梁之间通过连杆连接在一起,所有的行走梁沿着第一方向同步运动。
优选地,行走梁上设置有牙带,移动小车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牙带上移动。
优选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步进电机和同步轮,同步轮设置在移动小车的底部并与牙带啮合,第二步进电机驱动同步轮旋转,同步轮在牙带上前行并带动移动小车移动。
优选地,支撑架通过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吸盘和/或钢丝绳可拆卸的安装在桥梁的底面
优选地,支撑架为方形,支撑架的四角各设置有与支撑架所在平面垂直的吊装梁,所述吸盘安装在吊装梁的顶端。
优选地,吊装梁与支撑梁或连接梁之间设置有斜向的筋板,提高安装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图像记录装置为高精度相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横新技术开发公司,未经北京华横新技术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33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