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吸附夹具中的平板式真空吸盘在审
申请号: | 201810841522.2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0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泉;马军;楚博文;蒋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南洋(浙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鹏举 |
地址: | 313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吸盘 平板式 真空吸附夹具 横竖交错 密封槽 橡胶条 夹具 用具技术领域 加工壳体 交错形成 人为因素 粘结过程 装卸方便 脱出 通孔 装配 | ||
本发明属于加工壳体类零件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吸附夹具中的平板式真空吸盘。本发明公开了真空吸附夹具中的平板式真空吸盘,平板式真空吸盘上设置有若干条横竖交错设置的橡胶条,所述的横竖交错设置的橡胶条交错形成密封槽,密封槽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装卸方便,装配好后零件能够很好从夹具中脱出,减少粘结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工件精度不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加工壳体类零件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吸附夹具中的平板式真空吸盘。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行业,存在着一种对盒体类、壳类零件的生产需求,主要难度有量大、薄壁、不易装夹。采用普通的加工方式一方面满足不了客户的生产周期,另一方面很难保证产品的一致性。所以工装夹具是提高此类零件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部件。目前有设备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但是此类的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装配好后零件不容易从夹具中脱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装卸方便,装配好后零件能够很好从夹具中脱出,减少粘结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工件精度不准确的真空吸附夹具中的平板式真空吸盘,其技术方案如下:
真空吸附夹具中的平板式真空吸盘,其特征在于,平板式真空吸盘上设置有若干条横竖交错设置的橡胶条,所述的横竖交错设置的橡胶条交错形成密封槽,密封槽的底部开设有通孔。真空吸附工作台采用真空泵来进行吸附工件,较以往采用的某种粘结法,具有装卸方便,减少粘结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工件精度不准确,效率高等特点。密封槽采用闭合的橡胶圈在工作时选择与零件大小适合的密封槽范围,真空吸附效果好,提高了密封效果。
优选方式为,所述的密封槽的底部开设有销轴孔,销轴孔内通过销轴连有伸缩销,伸缩销上开设有滑槽,销轴穿过滑槽设置于销轴孔的两端,真空泵吸气的时候,销轴的上端被吸入到销轴孔内,真空泵喷气的时候,销轴的上端被顶出销轴孔把壳体类零件顶出。通过伸缩销的顶出可以很好的装卸,使得位于密封槽内的壳体类零件能够更加简便的被拿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装卸方便,装配好后零件能够很好从夹具中脱出,减少粘结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工件精度不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壳体类零件真空吸附夹具的示意图。
图2为销轴孔和伸缩销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具体说明实施例:
壳体类零件真空吸附夹具,包括真空吸附工作台1,真空吸附工作台1上开设有凹槽2,凹槽2的底部开设有气源通道3,平板式真空吸盘4设置于凹槽内,平板式真空吸盘与凹槽的底部留有间隙,所述的平板式真空吸盘上设置有若干条横竖交错设置的橡胶条5,所述的横竖交错设置的橡胶条交错形成密封槽6,密封槽的底部开设有通孔7,通孔与凹槽相通;真空泵8通过真空泵管道9与气源通道相同。真空吸附工作台采用平板式真空吸盘,不易损坏所吸取表面的工件。真空吸附工作台采用真空泵来进行吸附工件,较以往采用的某种粘结法,具有装卸方便,减少粘结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工件精度不准确,效率高等特点。密封槽采用闭合的橡胶圈在工作时选择与零件大小适合的密封槽范围,真空吸附效果好,提高了密封效果。
优选方式为,所述的密封槽的大小具有多种不同尺寸。
优选方式为,所述的密封槽的底部开设有销轴孔10,销轴孔内通过销轴11连有伸缩销12,伸缩销上开设有滑槽13,销轴穿过滑槽设置于销轴孔的两端,真空泵吸气的时候,伸缩销的上端被吸入到销轴孔内,真空泵喷气的时候,伸缩销的上端被顶出销轴孔把壳体类零件顶出。通过伸缩销的顶出可以很好的装卸,使得位于密封槽内的壳体类零件能够更加简便的被拿出。
实际使用的时候,把壳体类的零件按照大小尺寸放入到对应大小的密封槽内。然后开动真空泵,伸缩销被吸入到销轴孔内,壳体类的零件被真空吸附到密封槽内从而实现装配。当装配完成后,伸缩销被顶出销轴孔,从而把壳体类的零件顶出密封槽便于装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南洋(浙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航天南洋(浙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8415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自动生产线的斜楔滑柱定心夹紧机构
- 下一篇:一种气动车床拔叉加工夹具